《刻意練習》第二章:大腦的適應能力 閱讀體會

Hello,網路那邊的小夥伴,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不止,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下我閱讀《刻意練習》第二章的一些感受。

第二章的題目是大腦的適應能力

看到這個題目,我的第一感覺是開發大腦的潛能。

我想到2014年的美國大片《超體》,片中女主角Lucy在吸收了一些不知名物質後,大腦潛能迅速覺醒擴張。場面非常震撼。

那個時候,我幻想如果自己的大腦能夠稍微覺醒一點點就好了。

但是,專家早就指出:我們大腦的所有部分都是在被利用著,根本不存在開發潛能這一說法。

只是說我們的大腦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我們的身體一樣。

健身的人都知道,如果我們執行合理的健身計劃,每周規律地堅持運動,我們可以減掉脂肪、增長肌肉,並保持良好的體態。

大腦也是一樣,通過有計劃的、合理的刻意練習,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是這種我們很難直觀地看到。

作者為了給我們證明大腦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他研究了倫敦的計程車司機、盲人、音樂家等不同類型的人。

倫敦的計程車司機,他們是比GPS系統更厲害的導航,在道路複雜的倫敦市區,他們能夠很快判斷出從某地到某地,即省時又準確的路線。

但是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倫敦計程車司機,並不容易,他們是通過了非常嚴格的訓練和考核,才成功上崗的。

作者通過幾次實驗發現:那些成功上崗的司機,與那些沒有通過測試的司機,以及不是司機的普通人比較,他們大腦的海馬體後端,要大很多。

還有實驗發現:盲人觸摸盲文時,他們的大腦原本作用於視覺的那部分會產生作用。

另外,通過實驗,作者還發現:通過音樂訓練,可以改變音樂家的腦部結構,從而提升他們的演奏水平。

上面幾個實驗,都證明大腦真的是很神奇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雖然弄不懂上述的原理到底是什麼。我們只需要記住他們的結論:大腦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就可以了。

俗話說的:腦子越用越靈活。也是大腦適應能力的一種表現。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如果想在腦力上有一些進步,其實可以堅持去做一些有目的的腦力訓練。

就像近幾年很風靡的最強大腦,節目中那些記憶力強、邏輯能力強的參賽選手,拋開他們的天賦不說,我想他們一定也都是經過很長時間,非常專業、非常刻苦的訓練的。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自己的腦力最發達的時期是高三那年,因為那年一般人為了考大學,改變命運,學習都是最刻苦的。

雖然我們不知道通過訓練,我們的大腦的結構會發生哪些改變,但是我們肯定能夠感受到是自己某項能力的提高。

比如:我們上學時會大量做題,考試時看到以前做過的,類似的題,就會有一定的解題思路。

又比如:我們通過磨耳朵的方式練習英語聽力,練習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很多內容都能聽得懂了,等等,這種類似的事情。其實都可以說明,通過訓練,我們的腦力得到了提升。

另外,刻意的腦力的訓練,肯定會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還是有幾個細節需要我們注意:

第一,年齡越小,刻意練習的效果越好。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學習一種樂器,或者掌握一項特長,越早培養越好。

當然,已經一把年紀的我們,想要學習什麼,刻意練習也是會有一定幫助的。因為只要有夢想,什麼時候學習也不晚。

第二,刻意練習在使我們的某一項能力增強的同時,難免會使另一類能力減弱。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有得必有失吧。還是我們刻意想要追求的那部分最重要,失去的就隨他去吧。

第三,一旦停止刻意練習,那些由刻意練習引發的認知和生理變化就會消失。

就像我們學習英語,停止練習一段時間後,很多內容就都忘記了。

第四,所有的訓練,都應遵循適度原則。

訓練一旦過度,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很容易產生疲勞和懈怠,這樣訓練就不容易堅持下去,而且效果也會不佳。

《刻意練習》第二章的閱讀體會就分享到這裡。

如果有正在讀《刻意練習》這本書的小夥伴,可以來和我交流對本書的看法哦。

我們下一章分享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