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跟寧波,一個是現在北方的經濟第三城,一個是長三角的核心城市,它們同為計劃單列市跟副省級城市,而且都是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可以說有著很多共性,比如寧波跟青島都是品牌之都,寧波以小家電跟服裝出名,青島則以大家電跟食品著稱,還有寧波跟青島都是東亞文化之都,都是非常有素養的一座城市,當然,它們還都是文明城市,行政級別之高,不管是政策和資源都是非常突出的,其地位非一般省會城市能比。
尤其在經濟上,兩座城市可以說是旗鼓相當,從80年代末至今的30多年裡,歷年的GDP都是非常的接近,當然,從整體數據來看,青島偏好,雖然每年領先寧波的不多,但領先的年數多,我們看到,從1988年到2020的32年里,寧波GDP領先青島的只有7年,近幾年是從2017年開始領先的,但寧波也只是微弱領先。
由於近年來北方經濟的整體遇冷,青島也沒能例外,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以至於被寧波反超,從2021年上半年的GDP來看,寧波已經領先青島100億,預計今年全年差距將拉大到250億,這將是寧波GDP有史以來領先青島最多的一年,至此,寧波離天津的差距再度縮小。
下圖是2021年上半年青島跟寧波的經濟成績單,我們看到,青島領先寧波的幾個指標都贏在規模上,可以說是憑人口取勝的,像在常住人口跟戶籍人口多的情況下創造了比寧波多的社會銷費,還有一點是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青島高於寧波,得益於早期日韓企業的扎堆,雖然近年來很多日韓企業撤資撤華,但相對來說還是要強於寧波的,當然,寧波的民營企業比青島更為發達,從寧波的二產就可以看出,寧波的經濟支柱更為穩健。
總體來看,寧波的各項經濟指標更為健康,青島作為山東的經濟龍頭,雖然也很不錯,但是跟寧波比起來,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這個差距在未來還會逐步拉大。
為什麼青島的經濟會被寧波反超?寧波相較於青島有哪些優勢?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大環境所致
一說到北方的經濟,大環境始終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你可以不認可,但事實就這這樣,至於這個大環境包括很多,它可以指北方的天氣冷,也可以指北方企業體制環境,還可以指北方人的生活習性,總之,受大環境影響較大,反觀寧波,地處長三角的核心區域,大環境就是高手如林,有著神一樣的對手,壓力越大動力也就越大。
第二:經濟活力不及寧波
經濟活力這點,說實話跟東部沿海城市相比是非常大的,下圖是2021年我國經濟活力指數排名,分別從人口、資本、商業、交通四大活力指標來評比的,寧波剛好排在青島前面,而且分數高青島很多,雖然排名都不高,但可以看出個大概,比喻寧波的上市公司比青島多,寧波的民營企業比青島發達,得益於寧波幫的優良傳承寧波的營商環境也要好於青島的。
第三:人口吸引力不及寧波
從兩個城市的人口凈流入可以看出,寧波的優勢還是很大的,都說城市發展最離不開的就是人口,人口就是資本,縱觀國內的一線經濟強市,無論人口基數還是凈流入佔比都是比較大的,寧波雖然人口基數不如青島,但是從近十年的人口增速來看,寧波的人口不出三年就會超越青島,人口吸引力不足最主要原因就是就業環境所致,當然跟氣候也有一定的關係,尤其是南方人,工作首選地慢慢的都不會偏向去北方城市了,背井離鄉的同時肉體上要承受極寒的摧殘,目的就是能多賺點,相對於東部沿海城市,青島的氣候在北方算是一個比較好的,但是薪資水平這塊還是有所縮水的。
第四:形式大於實幹
這一點我想北方的老牌經濟強市都有體會,青島作為90年代的明星城市,其知名度跟影響力不是今天的青島能企及的,作為一座港口城市,曾經的青島、大連、廣州、天津、上海這五座城市並稱「廣大上青天」,但時至今日,都是沿海的青島港、大連港、天津港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風采,轉而寧波港的貨物吞吐量已經連續十二年位居全球第一,剛巧不巧的是,沒落的都是北方港口,有種感覺青島在走大連的路,學大連要發展成為大大連,青島也是東一下西一下,總想著餅子能攤大點,結果發現都沒熟,表面看上去城市框架拉大不少,但實際發展質量卻不盡人意,好在最近傳來一個好消息,青島的第二座國際機場膠東國際機場已經投入運營了,大連的海上機場則還在建設中,早年青島就名聲在外,論知名度寧波不如青島,由於青島的城市環境跟海洋資源,在旅遊方面做的也比較好,自然廣告打的也比較多,當然,很多都只是口號,落實的卻不多。
這一點,青島跟寧波相比,差距就凸現出來了,寧波以低調務實、悶聲發大財著稱,早年寧波的經濟跟名氣雖然不如青島,但寧波非常低調,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非常高,寧波人比較注重於實幹,為什麼寧波的實業這麼發達?製造業單項冠軍全國第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排名全國第三,這種種結果都離不開寧波人的實幹精神,所以光說不練假把式這句話還是非常精到的。
看完這些,你覺得青島的經濟還有機會再次反超寧波嗎?我看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