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大家都很熟悉,但他背後的四個女人,大家就很陌生了。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優秀的女人,拿破崙也不例外。
大家都知道拿破崙是法蘭西帝國的皇帝,令整個歐洲聞風喪膽,但他背後的那些女人,卻鮮少有人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和四個女人的故事。
拿破崙
拿破崙的第一個女人:德茜蕾·克拉里
拿破崙曾在回憶錄中寫道:「德茜蕾是拿破崙的第一個愛人」,不過他們的愛情卻是有始無終,沒能一直走下去。
德茜蕾·克拉里是法國馬賽一個商人的女兒,從小家境殷實。她的哥哥跟拿破崙關係很好,在拿破崙16歲那年,便對德茜蕾·克拉里一見鍾情。
德茜蕾·克拉里
二人隨後就墜入了愛河,拿破崙經常給德茜蕾·克拉里唱法國的國歌《馬賽曲》,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意。
到了1795年,拿破崙逐漸在戰爭中嶄露頭角,一次在巴黎的宴會上,拿破崙遇見了約瑟芬·博阿爾內,便與約瑟芬打得火熱。
青年拿破崙
此時的拿破崙已經與德茜蕾定下了婚約,遲遲等不到未婚夫的德茜蕾,便去了宴會上找拿破崙。當她走到金碧輝煌的宴會大廳前,卻看見自己的未婚夫,濃情蜜意地挽著別的女人。
德茜蕾站在大門前,緊緊地攥著自己的拳頭,這次她對拿破崙徹底失望了。這天,正下著大雨,一如德茜蕾那失望的心情。
德茜蕾慢慢地走到了一個橋上,帶著深深地失望,德茜蕾一躍而下。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出遊法國的瑞典王子在這時救下了他。
而這位王子就是日後的瑞典國王卡爾十四世,而後來德茜蕾也與卡爾在瑞典成婚,成了瑞典和挪威的王后。
卡爾十四世
德茜蕾和卡爾十四世過著幸福的生活,並生下了一個孩子,即為奧斯卡一世。
這段戀情便以拿破崙的劈腿而結束。
拿破崙的第二個女人:約瑟芬·博阿爾內
約瑟芬·博阿爾內誕生在法國的一個騎士家庭,在家人的細心照料下,轉眼間約瑟芬就16歲了,變成了一個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漂亮姑娘。
到了1779年,約瑟芬嫁給了當時的法國子爵亞歷山大·德·博爾阿內,她跟隨丈夫到了巴黎生活,很快她便生下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幾年,在當時法國的動蕩局面了,亞歷山大也因為失職的罪名被逮捕,雅各賓派的羅伯斯皮爾親自參與審判。
亞歷山大被判處了死刑,約瑟芬也被下了獄,後來法國人民認為約瑟芬也沒犯什麼大事,約瑟芬就此逃出牢籠,成為了寡婦。
約瑟芬·博阿爾內
為了維持生計,約瑟芬頂著貴族的頭銜,遊走在法國名流之間,憑藉自己的美貌,約瑟芬得到了法國貴族的青睞,成了巴黎的社交名媛。
直到在一次宴會上,約瑟芬遇到了已經嶄露頭角的拿破崙。借著自己的美貌和魅力,成功吸引了拿破崙的注意,二人互生好感。
宴會後的第二天,約瑟芬就派自己的兒子去見拿破崙,需要收回當年亞歷山大子爵被收繳的佩劍,拿破崙並不計較,就答應了她。
拿破崙
到了第三天,約瑟芬親自到拿破崙家,向他表達自己的謝意,隨後便表達了對拿破崙的敬佩和愛慕之情,拿破崙被約瑟芬的舉動打動了。
二人很快就舉辦了婚禮,新婚不久,拿破崙便奔赴前線,參與作戰。
到了1804年,拿破崙在「三皇會戰」中,擊敗了俄國皇帝和奧地利皇帝的聯軍,回國後,在法國人民的擁護下,教皇庇護七世親自給拿破崙和約瑟芬帶上了皇冠,約瑟芬成為法蘭西的皇后。
拿破崙&約瑟芬的加冕典禮
此時的拿破崙已經35歲了,約瑟芬也沒能給拿破崙生下一兒半女,這件事便一直困擾著他,這也為約瑟芬和拿破崙的離婚埋下伏筆。
拿破崙的第三個女人:瑪麗·瓦萊夫斯卡
瑪麗·瓦萊夫斯卡的父親是波蘭戈斯滕的一個伯爵,在18歲那年,為了家族的利益,被父親安排嫁給了一個已經70多歲的安瑟尼斯·瓦萊斯基伯爵。
瑪麗·瓦萊夫斯卡並不滿意這段婚姻。拿破崙到訪波蘭小鎮布尼洛的時候,邂逅了年輕美麗的瑪麗·瓦萊夫斯卡,拿破崙被這個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波蘭姑娘深深吸引了。
瑪麗·瓦萊夫斯卡
拿破崙雖然深愛著瑪麗·瓦萊夫斯卡,但礙於當時錯綜複雜的局面,還是不能給她一個名分,拿破崙便用禮物來補償瑪麗·瓦萊夫斯卡。
拿破崙是真的對瑪麗·瓦萊夫斯卡動了真情,拿破崙在回憶錄中寫道:「瑪麗·瓦萊夫斯卡在他身邊時,是他最放鬆的時刻,這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
瑪麗·瓦萊夫斯卡給拿破崙生下了一個兒子,拿破崙為這個兒子的誕生高興了很久,但這並不能挽救拿破崙的頹勢。
後來反法聯軍大舉入侵巴黎,拿破崙招架不住,被迫在楓丹白露宮簽署了退位詔書,拿破崙迅速的落敗和失勢,拿破崙被流放到厄爾巴島。
拿破崙的退位詔書
瑪麗·瓦萊夫斯卡便帶著他們的兒子,越過波濤洶湧的海浪,來到島上看望拿破崙,勸他不要灰心,給他希望。
拿破崙也不負眾望,後來再次回到巴黎,建立「百日王朝」,又被流放到聖赫拿島,再無捲土重來的可能。
之後的瑪麗·瓦萊夫斯卡遇到了一個愛慕她的遠房表親--奧爾納諾伯爵,生活還要繼續,瑪麗·瓦萊夫斯卡便和奧爾納諾伯爵離開了巴黎,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拿破崙的第四個女人:瑪麗·路易斯
在拿破崙和約瑟芬皇后離婚後,皇后的人選一直是個問題。在大臣們的商議下,拿破崙有兩個選擇: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二世的妹妹和奧地利皇帝的女兒瑪麗·路易斯。
公主瑪麗·路易斯
拿破崙最終選擇了瑪麗·路易斯作為自己的第二任皇后,在1810年,拿破崙和瑪麗·路易斯在奧地利的維也納舉辦了盛大的婚禮。
起初,拿破崙帶著對奧地利的偏見,並不是很喜歡這個公主,但得益於瑪麗·路易斯的高貴血統,拿破崙對瑪麗·路易斯的態度轉變不少。
瑪麗·路易斯
瑪麗·路易斯是個溫柔聽話的人,熟知宮廷禮儀,雖然貴為皇后,瑪麗·路易斯卻從不干涉拿破崙的決定,雖然是場政治聯姻,但瑪麗·路易斯還是深愛著拿破崙。
瑪麗·路易斯曾經給她的父親寫信說:「親愛的爸爸,人們對皇帝的看法是不公平的,如果你了解他,你一定會慢慢地欣賞她。」
一年後,瑪麗·路易斯為拿破崙誕下一子,拿破崙隨即授予這個孩子羅馬國王的頭銜。拿破崙看著瑪麗·路易斯剛生孩子的痛苦表情,說道:「我寧願沒有孩子,也不希望你遭受這樣的痛苦。」
瑪麗·路易斯和她的兒子
後來因為戰爭,瑪麗·路易斯回到了奧地利,但仍與拿破崙保持書信往來。直到拿破崙率軍深入俄國,拿破崙軍隊在俄國的寒冷風雪中,遭遇慘敗,元氣大傷。
在拿破崙失勢後,奧地利的國王禁止了女兒返回巴黎,直到1821年,拿破崙在聖赫拿島去世,也未能和他見上一面。
瑪麗·路易斯知道自己見不到拿破崙了,在父親的有意撮合下,瑪麗·路易斯最後與索帕爾伯爵在一起了,直到1847年離世。
小結
總的來說,拿破崙有一位初戀德茜蕾·克拉里,兩任皇后約瑟芬·博阿爾內和瑪麗·路易斯,一個情婦瑪麗·瓦萊夫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