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義這孩子
有眼色,有分寸
年僅四十,官至副廳,周秉義憑什麼?
就憑岳父是郝省長,岳母是金主任?
這是現實世界的充分條件,但在影視作品中,周秉義就必須具備浪漫主義色彩 ,要北大畢業 ,在兵團基層鍛煉過 ,更要具備常人無法企及的高情商、高智商。
什麼叫有眼色?
能夠發現問題 !
什麼叫有分寸?
能夠處理問題,而且能夠處理好!
具備了這兩種能力,最起碼在電視劇里,想不進步都難。
這樣的岳父不好找 ,這樣的岳母碰不到,但周秉義的「有眼色 」和 「有分寸」卻值得我們學習。
大年初三,盛部長前來探望郝省長:
考慮初一初二啊,這裡的人肯定不少,就想著初三再來拜個晚年,沒想到還是這麼多人
可能是因為大家聽說前一段老郝身體不太好,過來問候一下
我也聽說了,怎麼回事啊
「語言藝術」和現實世界一樣,從來就不公平,一句不懂事兒的話足以毀掉九十九句恰到好處的漂亮話。
首先,「拜年」一定要「拜」,「拜年」和「送禮」一樣 ,你來了,領導可能記不住,但如果你不來,領導一定會記在心裡。
初三來,沒人怪你,但你既然早就聽說了領導身體不好,再初三來可就不合適了。要麼,你就咬死了沒聽說;要麼,你就聽說了就立馬過來;這是態度問題,更能直接證明你心裡有沒有裝著領導。
老毛病,哮喘,吃點葯就好了
老書記不在,全省黨政擔子,現在您是一肩挑啊,這身體可是第一位的
注意,盛部長又說錯話了,領導身體不太好,當然要勸領導將身體放在第一位,但你為什麼還要強調領導手中的權力?強調什麼一肩挑?
你是沖著領導的權力來探望,還是沖著領導一年來的關心和照顧?
就算你心裡這樣想,就算事實本就如此,但話不能這樣說,高情商本就是噁心自己,成全別人;高情商本就是壓制自己的人性,尊重別人的人性。
然後,郝省長不說話了,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再看金主任破解尷尬的辦法:
冬梅啊
秉義,你去看看,什麼事
媽,冬梅在廚房和面呢,您好
把那個臟杯子都收了,再重新泡壺茶
不用不用,我坐坐就走
「茶」,絕對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但這種文化的精髓並不在「喝」上,而在於它的暗語上。
「泡一壺茶」,是歡迎你;但「再泡一壺茶」,你就得懂事了,大概率就代表了「逐客令 」,就不能再客套了,就趕緊起身告辭吧!
只可惜盛部長沒聽出來這壺茶的真正含義,反倒在周秉義的身上找到了新的話題:
女婿
啊,女婿
一表人才呀,聽說在北京大學學習呀
果然是啊,虎父無犬子啊
場面又尷尬了,而且較之剛才的尷尬更甚。
郝省長的兩個兒子,至今生死不明,盛部長這句「虎父無犬子」,甚至不能算揭開傷疤,這就是把傷口揭開,再往上面拚命撒鹽。
或許,有人會說,盛部長就只是想要拍個馬屁,一時間沒能想到那麼多,純屬無心之過。
腦子呢?
官至如此級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小心,怎麼能把腦子放在家?
更何況,在這樣的領導面前,就應該「緩張口,慢說話」,反覆斟酌以後再說出口。一言能成事,一言能敗事,成敗就在一言之間,那為什麼還不能管住自己的嘴,為什麼就不能張嘴之前先過過大腦!
面對這麼不懂事的盛部長,金主任都不想敢緩解,就只是給了一句:
這茶怎麼還不來,我去看看
然後,留下盛部長一人面對不再說話的郝省長,話不知道再怎麼說,走也不知道該找什麼理由。
好了,吸取了盛部長「不會說話」的教訓,我們再來見識一下周秉義的「會說話」。
郝省長一位老部下的家屬,來到家裡訴苦:
我們家七個孩子,他老家還有一個,我身體不好,退得早,家裡沒有什麼積蓄,他現在病情惡化,我,他十六歲參加革命,是一級傷殘,他愣是自己學會了用左手開槍吃飯寫字
蔡大姐來幹嘛?
不用想,單從蔡大姐這幾句表功又訴苦的話,你就能知道,她希望郝省長能給點原則以外的照顧。
只是,郝省長堅持原則,沒辦法答應蔡大姐的要求,可面對一級傷殘和家中確實存在的困難,郝省長又不便正面拒絕,那就只能沉默,用沉默表達自己的拒絕態度。
然後,一直在廚房聽著客廳對話的周秉義過來了:
爸媽,開飯了
喲,阿姨,您好
這是我女婿
飯好了
好了
那一塊兒吃飯吧
不了,不了,那我還是告辭了吧先
注意兩個關鍵點:
首先,家裡來了客人,不管是誰,主動打個招呼,主動給個笑臉,這是起碼的尊重和起碼的待客之道。
別小瞧這個細節,仔細想想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都做不到,而恰恰是這個小細節就能分出素質的高低、情商的高低,甚至是家教的狀況如何。
另外,周秉義為什麼這個時候來說「飯好了,可以吃飯了」?
「吃飯」和「泡茶」一樣,明眼人都能聽出其中的意思,人家在趕了,要懂事告辭了。
甚至,「吃飯」比「泡茶」的趕人意思更重,「家宴」是最高規格的招待,但只要不被提前邀請,別人家吃飯你就得立馬離開,這是常識,你得懂事兒。
一句「可以吃飯了」就能緩解尷尬,就能既尊重別人又達到了拒絕目的,你可以說這種事情非常簡單,可操作性也非常強,但你如果面對這種局面,能不能立馬想到,能不能立馬做出來?
人情世故的關鍵就在於突破心理這一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眼高手低的毛病要不得,你要落實操作,你要反覆鍛煉,然後,你也能成為周秉義,就算沒有這樣的岳父岳母,也肯定錯不了。
只是,臨走之前,蔡大姐還想最後爭取一下自己的要求:
蔡大姐,我們就冬梅一個孩子,家裡有一點積蓄,你看要不然我們
靠個人幫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別說蔡大姐不願意接受金主任的私人幫助,就連家裡的積蓄,金主任也肯定不願意拿,這是人性,不接受任何反駁。
這種臨走的難題,其實最難解決,因為人家已經要走了,「逐客令」已經失效,你還能想出什麼理由拒絕?
好了,來看周秉義的高情商操作:
爸媽,外面太冷,你們就別出去了,我去送蔡阿姨
行,你送送
首先,周秉義這句話一出口,就等於堵上了蔡大姐的嘴,我要送你,你走不走?
尷尬緩解了,難題消失了。
另外,周秉義主動要求送一送,這是禮貌、修養和尊重,郝省長家的格局就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周秉義不送,郝省長和金主任就得出門送一送,蔡大姐就能繼續提要求,可周秉義找了一個理由,外面太冷了,還是我來送,然後,蔡大姐就徹底沒了機會。
如此高情商的操作,也難怪郝省長和金主任能給出如此評價:
秉義這孩子
有眼色,有分寸
拒絕,是一門藝術,你要考慮對方的感受,還要實現拒絕的目的,兩者之間的「度」就是情商最直接的表現。
開口遲一點,說話慢一點,努力讓每句話都從大腦里走一走。
你不是不會說話,你只是不願意替別人考慮;你不是沒有情商,你只是沒能壓制住自己的人性。
慢慢來,不著急,你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