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2022年11月14日22:16:44 資訊 1702

羅靜直言自己沒有錢,兒子一歲那年,丈夫突然消失,留下巨額債務。幸好,北京的房價拉了她一把。

她賣掉了北京3環的房子還了債,搬到了5環。自此之後,她的生活走向開始讓所有人都不理解:賒賬登山、冒死攀岩

2018年,她完成登上14座8000+米的雪山,成為中國首個摘下這一「聖杯」的女性。

而成功的背後,是現實的困境和死亡的威脅。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她經歷過的兩次雪崩

羅靜是湖南衡陽妹子,她的身上既有湖南妹子的辣,也有南方美女的柔。

如果讓她的母親形容她,那母親會果斷說出一個字:犟。羅靜犟到什麼程度呢?

小時候,母親打了她一巴掌,她咬著牙、瞪著眼,硬是把眼淚生生憋了回去。只要是她認定的事,就算挨十頓打,她也不會低頭認錯。

但是生活專治各種不服。2006年,她經歷了自己人生的一次大型雪崩,那一年,兒子才1歲,她的丈夫為了躲債,銷聲匿跡。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留給羅靜的只有兒子和一筆夫妻共同債務。面對催債人的一次次上門,她疲於應付,最後只能賣掉北京三環的房子,搬到五環。

在此之前,羅靜一直都是一個戶外運動愛好者。但是自從家裡出事之後,她一度回歸了自己的IT行業掙錢養家。

當她還完債,一切塵埃落定之後。羅靜突然意識到人的一生其實很短,若是在這一生中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那這一生過得有什麼樂趣呢?

2011年,羅靜辭掉工作,向第一座8000米的高峰馬納斯魯峰發起挑戰並成功登頂。

那時她只是一個登山的傀儡,沒有什麼自主意識,別人帶她從哪走就往哪兒走。這座山花費了羅靜10萬元,那是她原本要買車的錢。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2011年,登頂第一個800米馬納斯魯峰

2015年在布洛阿特,她經歷了一次雪崩,那時她感覺自己與死亡只有半分鐘的距離。

那一次,領隊突然改變登頂計劃,提前一天出發。登頂過程中,羅靜和隊友們還沉浸在冰雪童話中的時候,殊不知危險正在逼近。

當時,羅靜還拍下過一次小型的雪崩,她把那看做是自然的奇景,實際,那是雪山對他們發出的無聲警告。

雪山就是這樣,在晶瑩剔透的冰雪仙境背後,危險悄然而至。一排雪浪自上而下奔涌而來。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在雪山崩潰的瞬間,羅靜被巨大的雪浪包裹住向下翻滾。羅靜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

在安全鎖掛繩的拉扯與雪浪的衝擊下,羅靜感覺自己的胸口被折得幾乎窒息,最後她以倒v型的姿勢,插進雪裡。

最終,是她那亮橘色的手套救了她一命,當夏爾巴將她從雪中挖出的時候,她真正感覺到什麼叫死裡逃生。

不過,這並未阻擋羅靜沖頂的決心。經過幾天的反思,她並沒有將過錯推卸別人,而是增強了自己自主權。

她決定不要做一個「傀儡客戶」,她要將生命握在自己手裡。這是一條漫長的自我成長之路。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一個既堅強又愛哭的矛盾體

所有登山者,都有一個特點:喜歡折騰自己。羅靜也是如此,無氧登山、多峰連登,這都是羅靜給自己立下的挑戰。

對於一些商業的登山公司而言,他們並不在乎自己的登山客戶用了幾瓶氧氣,他們只在乎自己的登頂率。

對於羅靜而言,無氧登山是信念也是禮物,是羅靜送給兒子諾諾的禮物。

為了達成無氧登山的目標,羅靜在訓練的時候總會比別人爬的更高,她有意識的鍛煉自己。

當她第一次開始嘗試無氧攀登時,她一晚上吐了7次。這讓她很挫敗,她想讓兒子見證自己挑戰極限後的成功。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7月,她嘗試無氧沖頂安娜,在堅持無氧登山13小時後,在距離峰頂1小時的路程,她還是沒能撐住。

後來,在與兒子的視頻中,羅靜大哭:「媽媽真的跟你分享我的挑戰成功的喜悅,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其實,對於登山者而言,羅靜已經很強了。無氧挑戰本就是人類與本能與大自然做的一場雙重挑戰。

挑戰失敗並不能表明是人生的失敗,這些失敗仍讓人真正地認識自己,認識那個在困難和失敗之下,展現出來的最真實的自己。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登山是個費錢的愛好。實際上,羅靜登的前7座山全是自費。若是錢實在不夠,她就會賒賬,然後通過帶隊登山來抵消部分賬目。

直到後來,羅靜爬出了一些名氣之後,開始有人請她去做一些有償的演講,她也接到了自己的首個戶外品牌的贊助。

對於贊助,她並不會主動去挖掘。因為她希望自己的登山行動是不受約束的,她不想自己被所謂的商業價值所束縛。

實在沒錢了,羅靜還想過賣掉五環的房子,再到其他地方買套便宜的房子,節出錢來爬山。

面對生活的壓力,羅靜從來沒有抱怨過。在她看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她能做的就是接受生活的一切。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雪山路上的生與死

在山上,羅靜經歷過很多次生死邊緣。但真正讓她靜下心來與死亡對話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是關於「山難者」。有的人說,對於登山者,最終葬在山上是最好的歸宿。

但是當羅靜看到那具皮膚已經近乎透明的山難者遺體時,她覺得,這些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的肯定是活下去。

安納普爾納,立著一塊紀念碑,碑上刻的全部都是遇難者的名字。當然還有一些無名氏,永遠躺在雪山之下。

這讓羅靜真正地懂得:要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對於登山者而言,登山從來不是死亡遊戲,而是一場與自然的交流。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第二件是在2013年的干城章嘉,15人的隊伍里,5位隊員遇難。其中就包括一個韓國青年。

在高山之上,人性的善與惡都會被無限放大。在山上,自私一點可能就會就自己一命。

當時,從山上下撤的時候,羅靜遇到了這個韓國小伙,原本他們打算一起行動。

但是因為韓國小伙隊伍里有一個隊員腿腳不便,他想要照顧那個隊員。但是若是如此,他們的下山時間會推遲幾個小時。

在羅靜看來,下山宜早不宜遲,於是她決定不等他們一行人,自己儘早下山。

結果,在她下山幾個小時後,山上傳來噩耗,那個韓國小伙在內的5人因滑墜而遇難。

這次經歷,讓羅靜意識到,在山上,任何一個選擇都至關重要,它可能會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從此之後,每次做選擇,羅靜都會慎之又慎。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第三件事同樣是2013年6月,那個帶她入登山門的導師楊春風巴基斯坦遭遇槍擊事件遇難了。

在那之前,羅靜原本就將攀登巴基斯坦境內的帕爾巴特峰作為自己的下一個攀登目標。

在得知這一事件後,她在為失去一個導師而難過的同時,她的心裡也很害怕。

因為,當時那個恐怖組織已經公開表明,後面還會展開類似的恐嚇行動,而且她選用的那家探險公司正是出事的公司。

羅靜有些猶豫,但是朋友奧斯卡告訴她「不要讓外界的恐懼控制你的內心」。

聽了這句話,羅靜毅然踏上前往巴基斯坦的飛機,並完成了自己的登頂之路。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2018年,羅靜開始攀登自己要挑戰的第14座山峰,海拔8027米的希夏邦馬峰

這座高峰是14座高峰中最矮的一座,但也是羅靜攀登後惹起爭議最大的一座山峰。

至今,對於羅靜當初登頂的位置,人們仍有異議。羅靜本人覺得他們登錯頂了,但組織方卻認為,他們已經登頂。

如今,羅靜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兒子諾諾身上,她帶著諾諾旅遊、跳傘、滑翔。17歲的諾諾越來越有母親的模樣:勇敢、堅強、敢於挑戰。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諾諾與教練

當親眼看到生命的脆弱,人們就會意識到時間寶貴,所以當我們還有時間和機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那就抓緊去做。

對於羅靜而言,山上的每一個選擇都至關重要,對於生活中的我們來說,選擇同樣重要,每一個決定都有可能改變我們的未來。

在羅靜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她的脆弱與堅韌,在她的身體里,隱藏著一股強大的能量,這股能量來自於她對於生活的感悟與反抗。

在風暴、冰雪、生死的洗禮下,在歲月的沉澱下,羅靜猶如一朵鏗鏘玫瑰一般在風雨之下綻放風采。

2018年,單親媽媽賣房登山,登頂14座8000+米高峰,成中國第一人 - 天天要聞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於互聯網)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