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黑色粗框眼鏡架在馬宏達臉上,五年的付出讓他終於站上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的最高領獎台。法國當地時間10月23日,來自浙江建設技師學院16級建築裝飾技師班的學生馬宏達,摘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法國賽區「抹灰與隔牆系統項目」比賽桂冠,實現了中國在該項目金牌「零」的突破。(11月1日《新京報》)
這是一個有關沉潛的故事。「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五年磨一劍,在00後馬宏達過去的人生里佔去了將近四分之一的時光。這人生的四分之一被計作260.71周,馬宏達便按照備戰大賽的訓練周期來精打細算地規劃每一周。由沉潛到飛躍,「技近乎道」需要一個耐心積累的過程。從隔牆、抹灰到貼線條,從水泥、石膏板、磚塊到瓷磚,馬宏達日復一日保持著時鐘般精密運轉的節奏,不疾不徐,不矜不盈,一點一滴地成就了精湛技藝。

這是一個有關極致的故事。在被稱作「世界技能的奧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上,14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同場競技「抹灰與隔牆系統項目」。五個模塊的比賽內容,要在四天時間內完成,每個環節的操作誤差往往不能超過一毫米。只有勇於追求極致、精益求精,才能達到毫釐不爽的境界。正是因為平日里忍受住了重複訓練的枯燥,堅持不懈地「與滴水穿石前的虛無作鬥爭」,馬宏達才最終學有所成。
馬宏達的奪冠故事,成功演繹了一個年輕人如何用青春沉澱工匠精神的全過程。如馬宏達所說,「各行各業都是可以發光發熱的,只要始終抱著一顆學習的心,認真做好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一定會得到認可。」技能人才,在馬宏達的世界觀里,就是在自己深耕的領域一直堅持下去,有所成就並對社會有益的人。正所謂「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技能人才最需要的就是在歲月流逝中堅守本心。
文/廣州日報評論員 楊博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燁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