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楊穎。是西安的一名律師,執業12年了。
12年間做了許多的訴訟案件,承接了許多的法律顧問工作,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團隊。
我因為和前律所發生了點不愉快,就換了新律所。
走了以後倒是聽說了點八卦,很有趣,大概就是有人在背後討論說,早就對我有意見了,可是不敢說,原話是「我怕她在公眾號里寫我」。
而以前我寫過的實習律師和律所前輩「老馬」,也是對我這點深惡痛絕,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這也讓我想起最近看到一個楊笠的採訪,記者問她的朋友介不介意自己出現在她的段子里。
楊笠回答的原話我忘記了,大意是,朋友們都習慣了和她之間發生的故事會出現在段子里,作為脫口秀演員,她就是要表達的,表達來自於生活,自然會把這些寫進去。
我覺得這個選題很有趣,就也分享下我的觀點。
01
首先,我就想先給那些擔心我寫他們的人寬個心,真的不用擔心,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值得被寫的。
這個公眾號是2020年11月底開始原創更新的,我從9月就開始寫存稿了。
原創做公眾號有兩個動機和一個契機。
第一個動機是我還挺喜歡寫文章的。我從小語文成績就好,拿過各種作文比賽的獎狀,包括西安市市級比賽的獎狀。
有一個地方可以讓自己寫寫東西,表達一下所想所知,也能給別人提供點啟發,本就是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喜愛。
第二個動機就是想看能不能賺點錢。2020年初疫情封城,我真的是在家裡封慌了,主要的慌亂還不是擔心沒錢花,主要的慌亂是來自於沒事幹。
那閑得呀,就覺得這個時候有個事情做多好,而也是當時讓我看到了線上業務的優勢,就是隨時隨地可以展開。
一個契機就是我認識了楊小米。如果說動機只是讓我知道這個事情能做,那契機就是讓我知道了這個事情該怎麼做。
我也毫不避諱地說,這個號現在接到廣告了,實現了流量變現,真的讓我賺到了錢。
而且你就別說賺錢了,我推的這些產品我自己也用,自己領了優惠券買,水乳唇膏都是自己推的產品,感覺薅自己的羊毛可爽了呢。
另外,原創的產品,官方都會給郵寄樣品,拍完照我就自己用了,這種不花錢買的產品,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格外好用。(有沒有覺得喜歡佔小便宜的楊律師更可愛了~)
而且也正是因為有了商務廣告,讓我必須保持高質量更新,把這個號做好,不然沒人看文章,也就沒人給我投廣告了。
所以我寫的文章主要是從選題的角度出發,這個話題有沒有討論度,這個選題可以學到什麼,能給到什麼啟發,有什麼方法論或者能提供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有時候也會分享自己的故事,因為跟讀者之間也是一種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相處需要坦誠和分享。
很多讀者都是看著我這兩年成長起來的,是沒見過面的朋友,我個人生活工作有了變動,大家也都很關心。
作為朋友,我當然也要給讀者一個交代,這是博主作為表達者的義務,不然躲躲藏藏算什麼朋友。
也因為如此,我不光寫,我也在努力好好生活,好好成長,好讓話題更加有價值。
我是目標明確地在做事業,第一我會把握住風險,第二我會進行有價值的表達。
才不會像他們以為的跟個怨婦一樣天天吐槽他們,為了他們毀了我的事業,那他們還不配。
02
再說,這些人怕的是被寫,也就是他幹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拆穿我。
換句話說,他要是好好的啥都沒幹,有啥怕寫的?
如果是我胡編亂造,大家都是律師,你給我發律師函,你起訴我都可以啊。如果不是我胡編亂造,那你干都幹了,還不準別人寫?
這就很像我前面寫過的一篇文章,有人自己做了小三沒覺得有啥,反而埋怨原配說,你怎麼能舉報我呢?
他們怕被我寫,卻好有好多人盼著被我寫,好幾個案子的當事人都說願意讓我把他們的案子寫出來,但是因為案子沒結,涉及保密,我都沒寫。
還有我的好朋友武姿,上次寫了她一次,她都覺得不過癮,說讓我啥時候好好採訪她一下,再寫一篇,她可多素材了。
別說他們了,就說我吧,我是天天盼著有個大V能看中我,沒事多寫寫我,讓我也能蹭個熱度啥的。
奈何我名不見經傳,人緣也就這樣,這些年來除了小米也沒有大V願意寫我。
小米寫的素材還都是我自己招供的,也挑不出來人家啥毛病,只能恨自己不爭氣,都沒人願意寫我。
事無不可對人言,若有,那就不是「言」的問題,是事情就沒做好。
03
他們擔心我寫文章會壞了他們的名聲,但是他們在背後說我,不也是在壞我的名聲么,他們正在干著自己指責別人不該乾的事。
他們只是沒有公眾號,沒地兒寫而已。
不過我寫出來,和他們在背後說還是有兩個區別的。
一是我是站在前台,隱去被討論者的信息,告訴大家是我說的這個話,說的是誰不一定。
而他們是站在背後,明確地議論我,我說的就是楊穎不行,但是是誰說的這個話可千萬別讓她知道了。
第二個不同就是實力的不同,他們一次只能小範圍幾個人討論,而我是在公眾號平台公開討論。
他們怨恨的不是我寫,而是我寫比他們能私下討論的範圍更大。
那這個部分我只能說,是誰攔著你開個公眾號了么?你也寫啊。你沒本事寫你還不讓別人寫?
兩年快300篇原創,100多萬字,這都是我加班加點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啊。
你不努力,你還怪我實力強,妄圖通過指責操控我的行為,那我要是願意聽,我是真有病。
這就好比我努力健身減肥,瘦下來練出翹臀,難道就因為擔心有人說我「有傷風化、不守婦道」,我連個緊身牛仔褲都不敢穿?
夏天都硬穿個大棉褲,誰一問我都說嗯,我身材沒你好,不好意思穿。
舒服的是別人,難受的是自己。
你再換個角度看,我寫的時候也不實名,雖然範圍廣但主要是輸出價值,沒啥殺傷力。
他們背後的討論指名道姓,還是跟認識我的人說的,目的就是破壞我的人際關係,雖然範圍小,但是夠惡毒啊~
那還是他們更勝一籌!
04
而且說這話的人跟我根本不熟,他們對我生活的了解都沒有這個號的很多老粉多。
你要是關注我就知道,我是一個心很大的人,我離開的時候就翻篇開始新生活了。
事發的時候是生氣的,但是一進新律所,我就開始拼業務量了,那是真努力啊。好朋友都笑話我說,本來想躺平,硬被扶起來了。
我起來以後發現,打工是真累啊……
而且西安最近降溫,一降溫就需要更多能量,我又比以前打工兇猛,餓得可快了,還老想吃面吃煮饃這樣高熱量的飯。
一吃就胖……一胖就白減肥了,所以吃完了晚上就得出去跑步,一跑步吧就分泌多巴胺,就很快樂了。
白天打工,晚上跑步。跑完回家就泡澡睡覺,間歇還得跟家裡的貓狗聯絡下感情,又想追《脫口秀大會》,還要跟朋友約著去吃涮肉,根本想不起來他們。
這就好比跑馬拉松,你見過哪個跑第一名的跑著跑著,說讓我回頭過去給跑後面的拉個絆馬索,絆他丫一下~
那不都是落在後面的盼著跑在前面的能摔一跤,出點意外,好讓自己能超過去?
但人生這場馬拉松,參加的人太多了,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出意外,只能靠自己跑。
專註在跑步上的人,沒精神回頭去絆別人,能擔心被別人絆的,都是跑在後頭想著怎麼能絆別人一下的人。
就像我最近看到的一句話,「事實上,你們對我的百般註解和識讀,並不構成萬分之一的我,卻是一覽無餘的你們。」
寫到這裡,我突然有點小調皮,我想跟他們說:你所擔心的把戲都是你自己會耍的把戲,因為你想不到你不會的,但我可比你會的多著呢。
而且把戲耍不耍,決定權在我不在你,就算你擔心也沒有用~
*作者:楊穎,律師,自2009年入行至今,每年辦理很多各種類型的案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想要通過普法告訴大家,法律人也是有溫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