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療經典的方案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血糖監測及藥物治療。其中,運動治療既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也可以降脂、降壓、降糖並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運動時需要注意什麼?
1、運動前進行必要的評估,特別是心肺功能和運動功能的醫學評估。
2、建議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分鐘(如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研究發現即使一次進行短時的體育運動(如10分鐘),累計30分鐘/天,也是有益的。
3、如無禁忌證,建議每周進行2~3次抗阻運動(兩次間隔≥48小時),鍛煉肌肉力量和耐力。部位包括上肢、下肢、軀幹等主要肌肉群,訓練強度為中等。聯合抗阻運動和有氧運動可獲得更大程度的代謝改善。
4、運動項目要與自己的年齡、病情及身體承受能力相適應,並定期評估,適時調整運動計劃。記錄運動日記,有助於提升運動依從性。運動前後要加強血糖監測,運動量大或激烈運動時建議臨時調整飲食及藥物治療方案,以免發生低血糖。
5、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活躍的生活方式,如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減少靜坐時間,將有益的體育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6、空腹血糖>16.7mmol/L、反覆低血糖或血糖波動較大、有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謝併發症、合併急性感染、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嚴重腎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不穩定性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等情況下禁忌運動,待病情控制穩定後方可逐步恢復運動。
適合的運動項目
1、水中運動
如果沒有皮膚方面的併發症,可以適當進行游泳這類強度較低的有氧運動,有助消耗熱量和改善身體靈活性,適合伴有神經病,如手腳無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癥狀的糖友。同時水中鍛煉對關節衝擊更小,適合患有關節炎的糖友。
2、力量鍛煉
舉啞鈴等力量鍛煉有助增加肌肉熱量儲存,降低血糖水平。可以先使用小啞鈴,每周鍛煉2~3次,每次20分鐘左右。之後根據鍛煉情況,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啞鈴重量。
3、平衡鍛煉
由於糖尿病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因此平衡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平衡鍛煉可以選擇在桌椅附近,單腳做「金雞獨立」的姿勢。能夠單腳著地站立後,再練習「閉眼金雞獨立」,雙腳可輪流練習。
4、間歇式運動
間歇式運動是指在正常運動過程中增加高強度的運動,比如散步與快走,慢跑與快跑。間歇式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插入高強度運動時間可以由開始的15~30秒,逐漸增加到1~2分鐘。
5、散步
如果一直沒有進行運動鍛煉,那麼可以從每天散步10~15分鐘開始,逐漸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鐘。或者戴一個計步器,爭取實現每天步行1萬步的目標。
6、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有助緩解壓力,還能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體靈活性。糖友可以每周參加兩次集體的太極拳練習,每次練習1小時左右,平時在家也可以每天練習20分鐘左右。
其實糖尿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樂觀向上、健康生活、科學治療,就可以與其和平共處!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
作者|張艷 綜合醫療科 副主任醫師
編輯|王越
策劃|蔡雄、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