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萬「光棍」惹熱議,時代在發展,為什麼問題卻沒有解決?
2019年是眾多「00後」集體步入大學校園的第一年。根據中國現行的婚姻法規定,這些「00後」將在一年後達到法定結婚年齡。
然而,令人憂慮的是,嚴重的性別比失衡,有可能成為影響他們婚姻的一大障礙。
眾所周知,在影響一國婚姻及生育率的諸多因素中,除了人口總量外,人口性別結構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然而,長期以來嚴重的性別比例失衡,有可能對人群的結婚率產生不良影響,從而進一步壓低本已不高的生育率。
到目前為止,男女比例失衡仍然是值得關注的問題,近期三千萬「光棍」引發熱議,時代在發展,但是問題沒有隨著發展而解決。
在新一代的身上,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的男性人口要比女性人口多出三千萬左右,那就意味著,其中必然有一些人娶不到老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因何在?
其實在男女比例失衡的背後,存在多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在這三千萬單身男性中,很大一部分是歷史遺留的群體。
受到以往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在解決人口爆炸問題的同時,受到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男孩的出生率就高於女孩。
此外,男性在社會生活中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所以多於女性的男性數量,也是時代所遺留的問題。
此外,受到思想觀念的影響,這個思想包括兩個傳統思想和現代思想兩個部分。
在傳統思想部分,中國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不孝有三,無後最大」,因此到了適婚年紀,結婚是必然的選擇。
還有一些老年群體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尤其是早些年間,一個家庭只能生一個孩子的時候,在男孩與女孩的選擇中,很多長輩甚至是父母都傾向性的選擇男孩,造成男性數量遠多於女性。
而對於現代思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女性的婚育觀念上,隨著社會發展以及重男輕女觀念的改善,女性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因為女性在受教育方面,獲得了和男性一樣的學習機會,所以很多新時代女性變得越來越獨立。經濟獨立的同時,保持了思想的獨立。很多獨立女性認為晚婚晚育值得被提倡,甚至還存在一些女性主張不婚。這也是受觀念影響的重要方面。
廣大農村的「光棍」村,何時才會消除?解決問題的錦囊妙計是什麼?出路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