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圩鎮東莞故事④」松山湖:築造品質園區,由「園」向「城」提質增速

2022年09月30日20:15:34 資訊 1951

文/陳澤煌

圖/王俊偉

環湖花俏,望眼青山。金秋九月的周末,在松湖煙雨景區,和煦微風與明媚陽光之下,斑駁樹影輕晃搖動,淡水湖面波光瀲灧,紅棉紫蘭相映成趣,蜂飛蝶舞驚艷蹁躚,綻放出屬於這季節的盎然生機。

近年來,憑藉山水相依的高顏值,東莞松山湖吸引一批批遊客前來遊玩,不斷釋放「磁吸」效應,開啟產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讓「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的內涵日趨豐富。與此同時,當地不斷地從自然生態到人文環境,從生活配套到多元服務,持續上演人居環境品質提升的「大戲」,為市民造出理想家園。

昔日「鬧市邊角地」變身「亞熱帶綠植園」

9月的東莞暑熱猶存。每有閑暇,周邊市民喜歡到新竹路與紅棉路交界的「溝谷公園」散心。漫步其內,望眼可見小橋伊人、樹影橫斜,傾耳可聽鳥語蟬鳴、清泉潺潺;在聽泉廊亭里,不乏有遊客前來取水,在碧樹綠草間,於悠然中尋求一份愜意。

「這是一個以動態水景和靜態植物為軸線,集湖面、綠植、慢行系統等於一體的濕地帶狀公園,因地勢比外部道路低洼,得名『溝谷公園』。」松山湖城管分局副局長方偉東娓娓道來,夏秋之際,池塘里的荷花競相綻放,出淤泥而不染。荷塘之上,有一座始建於宋代、由石板鋪就的「通濟橋」。相傳古代東莞人在元宵節有過橋的習俗,特別是「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廣為流傳,意為走走通濟橋,便沒有焦慮與憂愁。

「美麗圩鎮東莞故事④」松山湖:築造品質園區,由「園」向「城」提質增速 - 天天要聞

位於溝谷公園的「通濟橋」始建於宋代

據了解,這個鬧市中的小公園在松山湖市民心中,可謂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然而,一提起過去這片「邊角地」的狀況,周邊居民依然印象深刻:「在幾年前這裡可謂雜草叢生、又臟又亂。」

「早期我們發現在這有許多開墾田地、違規種植,存在亂堆亂放的情況。經研究後,我們認為這裡有打造成『亞熱帶綠植公園』的特質,故採取圍蔽、改造等方式精心設計、因地制宜進行建設。」松山湖城管分局精細辦負責人王水平表示,該園在2019年經過一番改造,景觀得到升級,市民慕名前來。「這些提升城市品質的工程,讓我們住得舒舒服服,玩得開開心心。」周邊環境的變化,讓附近小區業主葉雅雯記在心裡。

「美麗圩鎮東莞故事④」松山湖:築造品質園區,由「園」向「城」提質增速 - 天天要聞

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是當地的人才產業集聚地

除了打造各類公園街景外,近幾年來,松山湖踐行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既不削山填谷,也不刻意追求道路筆直,反之是將建築群依山就勢,順水相融。如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通湖禮廊、月荷湖等建設工程,都有意保留著以往的生態格局。其中,位於松山湖科學城核心區域的國際創新創業社區,社區風貌依山伴水,建築景觀土木共生,建築群沿水系兩岸布置,利用所處地形,打造形成開敞、多樣的主題景觀,富有變化。走在園區,空間視線通而不暢,建築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多處對景。

據介紹,該社區的商業街不僅是松山湖首條莞邑風貌廣告示範街,也是當地推行「門前三包」責任制的示範試點。現如今,社區既成為松山湖構建全域化創新創業空間、全周期服務體系的生動樣本,更是以創新創業釋放發展動能的標杆與縮影。

觀提升為品質生活添彩

不僅要留住山水格局,更要以此為契機提升人居品質。今年截至6月底,松山湖從衛生黑點盲區整治、市容市貌秩序整治、生活垃圾治理一體化、「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內容中,細緻開展了類如「城市家居」綜合治理,環境衛生整治等一系列工作,尤其在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方面,整治「三邊三地」61處、改造提升13處、改造提升面積約4萬多平方米,同時推進城市服務驛站、街頭小景、慢行系統的建設等等。

據了解,即將動工的松山湖科學公園一期、二期工程將以打造國際化濱水科學公園為目標,建成一座具有生態保育、科學展示、山林休閑、健康康養、濱水休閑等功能的城市綜合公園。具體而言,該公園將充分體現科技元素與自然景觀深度融合的特色,充分滿足周邊科研人員、居民、學生、遊客等人群的需求,將配建有運動公園、兒童樂園、科普廊道、濱湖走廊、自然山林、康養山丘等,同時將採用完善、修復、營造等方式,設計山湖、山塘、溪澗、茶田等景觀。

「美麗圩鎮東莞故事④」松山湖:築造品質園區,由「園」向「城」提質增速 - 天天要聞

通湖禮廊二期景觀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設中

「今年以來,結合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工作的開展,改善了人與環境的關係、整合了需求與服務細節,在統籌環湖造城的模式下,既能提升觀光體驗,也能很好地保留生態本底,有效地提升了市民生活的歸屬感。」方偉東表示。

片區劃分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在松山湖21年的發展進程中,園區越來越具有人情溫度、生活情趣和藝術風尚。不過,此中發展也難免存在一些難點、痛點。「在城市管理方面,對比其他鎮街,松山湖的基層管理力量稍顯薄弱。」方偉東介紹道,松山湖在人居環境品質提升行動中遇到的困難有類似停車設施利用率低,亂停亂放現象時有發生,新建項目倍增,工地泥塵污染影響環境等。

為此,松山湖管委會創新管理方式,北部、中部、南部、生態園四個片區黨委集中揭牌成立,推動管理和服務向基層進一步延伸下沉,將日常巡查、監督治理等力量逐步下沉。值得一提的是,城管「片長工作制」在松山湖的加速落地得到了反饋,松山湖城管分局安排每個部門輪值負責每個片區,部門負責人牽頭擔任城管片長,目的是使城市管理領域問題得到快速發現、響應和處置,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細度、溫度和源頭治理力度。

「美麗圩鎮東莞故事④」松山湖:築造品質園區,由「園」向「城」提質增速 - 天天要聞

松湖煙雨」景區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為核心,環境清新優美

據悉,松山湖的魅力除了科技創新外,更體現在優美的人居環境。去年7月,松山湖科學城正式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實現了從一片荔枝林到一座科學城的「質」的飛躍。如今的松山湖,已構建起疏密有致、藍綠交織的城市空間,形成山水、城市與風景相融的優美格局。未來的幾年,當地也將從政策支撐、規劃布局、金融投資、人才保障等方面引領科學城創新發展局面,繼續向著改革、創新 、再出發的篇章進發。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張德鋼

校對 | 潘麗玲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