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2022年09月26日14:17:29 資訊 1642

大炮一響,糧價飛漲,打仗了,糧食靠進口,能不餓肚子嗎?


二戰前,英國的糧食依靠他國進口,大炮一響,二戰爆發。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英國海上運輸糧食的線路,被德國的潛艇嚴密封鎖,糧食嚴重短缺,「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1940 年,英政府被迫實行食物配給制,,英國人肉、蛋、水果被降低了一半,人們飯都吃不飽,更別提那些享受糖果、黃油、茶葉和咖啡。


(還咖啡,想到不要想,我們那時候都吃樹皮了!)


二戰出生的英國孩子,戰爭時期都沒見過香蕉的樣子。


「二戰」結束,歐洲依然有數百萬人在挨餓。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時一個法國人,每天能領多少糧食呢?


兩塊麵包。


這時候有糧的地主就只剩一家,美國「糧食可以有,就是有點貴」。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前俄烏激戰正酣,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世界糧食大國,紛紛關上了糧倉,限制出口。


平日里依賴他倆的國家,這個月開始都已經糧倉告急,全球糧價不斷走高。


必定有些國家,從中牟利,還有的國家,紛亂再起,序幕拉開,一場世界範圍的糧食危機。




1►

糧倉失火 小麥起飛


這是烏克蘭的國旗,藍黃雙色,象徵著「蔚藍天空下,金黃的麥田」。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每年的3月,烏克蘭廣袤的平原上,冬小麥開始進入返青期,烏克蘭的農民本應該,抓緊給小麥施肥。


但是看一眼停在那的農機,已經很久加不上油了,再看一眼家裡的肥料袋,也已經見底。


燃油和肥料都需要從俄羅斯進口,自家的農民兄弟,正在和俄羅斯干仗呢。


沒肥料、沒油、沒男人,就算烏克蘭是歐洲糧倉,小麥也不能自己從地里長。


3月9日,烏克蘭宣布自己那點糧食,不出口了,先管住自家口糧再說,這一發布震驚了世界。


原本俄烏打仗前,小麥的價格已經漲了50%,連烏克蘭都小麥都不再出口。


這日子還怎麼過呀,期貨價格當天再飆8個點,一舉突破。


08年來的最高點,俄烏兩家都是小麥大國,他倆不出口。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世界上三分之一,出口的小麥,說沒就沒了,小麥是口糧,事關生死和存亡。


幾乎可以肯定,糧食高度依賴他倆的,中東北非,豆漿岌岌可危。


當地的老百姓少不了挨餓,如果本身國家政治動蕩,那真是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除了小麥,還有葵花籽油,比小麥還誇張,全球7成的出口全靠俄和烏。


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平時燒菜都用菜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影響不大,可拉倒吧!


烘焙用的麵包、蛋糕、糖果,麥當勞星巴克漢堡王,煎炸烹飪,都要用葵花籽油。


另外還有動物飼料,也要用葵油,都不出口葵花籽油,飼料價格必然上漲,緊隨其後的便是禽肉蛋奶,起飛的糧價是實在上頭。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小麥價格趨勢 圖源:CNN




2►

最受傷的黎巴嫩


都說民以食為天,糧食靠進口,真的很危險,黎巴嫩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這個國家地處中東,左有敘利亞,右有以色列,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國民主食就是麵食。


然而90%的小麥和食用油,都是從俄烏兩家進口。


別的地方不是太貴就是太遠,這下糧食限制出口,讓本就脆弱的黎巴嫩,糧食的價格上漲了10倍,200一碗的蘭州拉麵了解一下。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曾經的黎巴嫩金融和旅遊業發達,在世界上屬於收入中等偏上的國家,現在黎巴嫩只剩一個月的小麥儲備,經濟陷入惡性通脹,麵包太貴,交通太貴,什麼都太貴。


首都的年輕人,一個月的薪水,還不夠最基本的生活費,通脹率是一年137.8%,超過辛巴威


為了補貼飛漲的小麥價格,讓掙扎的大眾能買得起麵包,黎巴嫩央行已經把一個國家,能承受的補貼拉滿。


就算這樣,經濟學家預測,小麥還會更貴,一公斤麵粉,從1000漲到10000,未來可能要漲到4萬(黎巴嫩鎊),小麥若再貴,國家就要破碎。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3►

中國糧食安全


中國的糧倉有多滿?


美國和日本看了,都要陰陽怪氣,前幾天,美國彭博社,轉發了這條推特,說世界糧價上漲,就得怪中國。


因為中國要自給自足,不管人家死活。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見狀馬上跟進,加大陰陽力度。


說中國,囤積了世界上51%的小麥,69%的玉米,庫存已經可以,夠吃18個月,還在進口糧食。


據此日本說,,中國要對全球糧價上漲負責,,要對貧困國家的饑荒負責。


看到美日如此陰陽,我就放心了。


戰爭之下,糧倉安全就是我們的底氣,看中國的數據,主糧自給率95%,真的硬氣。


為什麼囤糧?


因為中國有過太多飢餓的教訓,篇幅關係不細說,大家自行搜索。


1942年河南大旱,三年困難時期,中美大豆之戰,糧食不能不囤,糧食不光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安全問題。


戰爭之下,糧食安全背後的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國家之間,糧食是保障安全的武器,不管人家怎麼鬧,咱們手裡有糧 心裡不慌。


如果你喜歡我寫的內容,認同我的觀點,歡迎評論互動。


我是同花順,我們下期見。


參考文章:

Russia-Ukraine war will further worsen global food shortage as poor nations face starvation, unrest. By Survive the News

Russian war on Ukraine will cause world starvation ... Details Agencies-Gaza post

俄烏戰火致中東糧倉告緊 黎巴嫩糧食價格上漲1000% ,知世

美國發動糧食戰爭、妄想控制中國糧食,有里兒有面


風險提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END---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