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映了一部電影,由趙本山主演的《落葉歸根》。
講述了民工老趙,為讓好友老劉死後「落葉歸根」,背著他的遺體,回到家鄉的故事。
電影中,有一段劇情讓我記憶非常深刻。
老趙背著老劉坐公交車,在公路上被劫匪搶劫。
面對劫匪,老劉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嚷求劫匪,能不能不要搶我的朋友?
原來,老劉和老趙在工地上相互承諾,無論是先死了,另一個就要將對方的遺體送回家,落葉歸根。
沒想到,在一次喝酒中,老劉真得把自己喝死了,老闆只給老劉賠了5000元撫恤金。
老趙遵守跟老劉的承諾,背著她的遺體,踏上了返鄉的路途。
「他死了,這輩子就值5000塊錢,你們就放過他吧!」
劫匪聽到熱淚盈眶,當場便將搶來的錢全部給了老趙,之後帶著人離開了。
老趙讓所有人逃過了一劫,但乘客們拿回自己的財物後,將老趙直接趕下了車。
可憐老趙,只能一個人背著老劉的遺體,默默地走在公路上。
當年這部電影,看哭了多少在觀眾,網友們紛紛對老趙和老劉的遭遇表示同情。
殊不知,藝術來源於生活,這部《落葉歸根》,改編自2005年發生的真實事件。
湖北農民李紹為,為了讓工友回家,千里背屍,將他送回老湖南。
但他的行為,並沒有獲得網友們的點贊,反而對他議論紛紛。
就連工友的兒子都斥責李紹為,為什麼不在父親去世後的第一時間,將事情告訴我?
這期間發生了什麼,李紹為又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工友的遺體運上火車的呢?
在送完工友的遺體,面對網友們的斥責,李紹為未來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
逝者名叫左家兵,和李紹為是同鄉,兩個人都住在湖南衡陽的一個村子裡。
李紹為家境貧寒,父母都是農民,辛苦一年只能求個溫飽,根本交不起李紹為的學費。
無奈,小學還沒畢業,李紹為便輟學在家,幫助父母做些農活。
稍大點之後,便外出四處打工,賺些錢補貼家用。
因為跳過貧窮,李紹為至今都沒能娶上媳婦,只能一個人勉強度日。
左家兵的情況比李紹為也好不到哪裡去,同樣因為家窮,小學未讀完便輟學在家。
家裡住的是土壘成的破房子,連玻璃窗都買不起,只能用報紙勉強糊住。
不過和李紹為不同的是,左家兵年紀輕輕便已經成家,妻子給他生下了兩個兒子。
如今兒子都已長大成人,為生存,他們早早離開家鄉打工,如今家中就剩左家兵和妻子相依為命。
也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再加上同村,兩個人的關係相當不錯,偶爾也會到對方家中串門。
一天,一位工頭到村子裡招工,他表示,福建有個工程,在工地挖電纜溝,待遇還算優厚。
「2000—3000,包吃住,工地在市區,有機器幫忙,你們去就是打個下手!」
「想去的趕緊報名,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如此好的待遇,李紹為非常心動,當場便報了名,之後彷彿想起來什麼,對工頭說道。
「你等等,我問問我朋友,看看他願不願意去!」
李紹為的這位朋友自然就是左家兵,說起左家兵,也是倒霉。
年前的時候,他接了一個修公路的活,累死累活兩個月,結果結賬的時候,工頭跑了。
他辛苦了一輩子,臨終都沒攢下什麼錢,於是在一次喝酒時,左家兵特意囑咐李紹為。
「要是有什麼好工作,別忘了通知兄弟一聲!」
李紹為想出門打工,身邊有個認識的人,總好過獨身一人,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工頭點點頭,李紹為轉身去找左家兵,兩人一合計,覺得這工作靠譜,於是答應了下來。
一開始,工頭非常夠意思,為所有務工人員報銷了路費,將他們送到了福建工地。
但到了地方之後,李紹為和左家兵立刻傻眼了,這工作環境,和當初工頭說的完全不同。
工地並不在市區,而是郊區,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非常偏僻。
工地上也沒有什麼機器,只有幾十個赤條條的漢子,挖溝,全都靠這些漢子們下苦力氣。
李紹為非常氣憤,當場就和工頭理論,沒成想對方就像換了個人一樣,直言不諱地說道。
「不願意干就走,車費自己出!」
面對工頭的無賴,李紹為一點辦法都沒有,出來賺錢,一分沒掙,還要搭上路費,李紹為不甘心。
該何去何從?李紹為去找左家兵商量,但就是這次商量,徹底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左家兵表示,已經出來了,怎麼能一分錢不掙回去呢?
李紹為覺得有理,於是便和左家兵留了下來。
在工地上,兩個人干著最辛苦的工作,每天都在工地挖石頭。
此時已經入了冬,但每次幹完活,兩個人依舊會累得滿頭大汗。
但他們不在乎,相互鼓勵著支撐了下來,此時李紹為61歲,左家兵也已經55歲。
臨近年關,工頭好不容易做了一次人,準備了不少好的吃食,還拿了幾瓶酒,打算好好犒勞工友。
那天高興,不喝酒的左家兵,破例喝了幾杯,但就是這幾杯酒,要了左家兵的命。
喝完之後,左家兵表示自己的左腿麻了,已經失去了知覺。
李紹為和其他工友並沒放在心上,還和左家兵開玩笑,是不是腿坐麻了?
但不久之後,李紹為就察覺出不對勁來了,左家兵整個身體都變得僵直,幾近昏迷。
李紹為趕緊將左家兵扶到了地上,之後和幾個工友將他送到了醫院,檢查出來後,所有人都傻眼了。
「左家兵突發腦溢血,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但此時李紹為和左家兵的工資都沒結,根本無力支付醫藥費。
工頭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在知道左家兵的情況後,當場扔下5000塊錢,之後便消失了個無影無蹤。
但這些錢,根本無力支付20000元的手術費。
走投無路,李紹為和工友詢問醫生:「如果拔了氧氣瓶,左家兵還能活多久?」
「三個小時左右!」
坐在病房外,李紹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他當然想讓左家兵活下去,但活下去的代價,就是債台高築,一家人永遠活在痛苦之中。
但即使如此,左家兵救活之後,也將會是植物人,無法再勞動,還要讓家裡人來照顧自己。
一個女人,既要養家,又要照顧病人,未來的路有多艱難,可想而知。
「他用命拼來的5000塊錢,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打了水漂!」
他攥緊了拳頭,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成型,他叫來了守在醫院的其他工友。
當天晚上,李紹為拔掉了左家兵的氧氣瓶,將他偷偷背出了醫院。
此時福建氣溫已經到了零下,李紹為背著左家兵,不停地在道路上奔跑。
「弟弟啊,別怪哥哥心狠啊,我……」
李紹為再也說不下去了,他背著左家兵嚎啕大哭,路上人來人往,卻沒有一個人能幫助他。
舉目無親,一股無力感湧上李紹為心頭,未來的他和左家兵,將何去何從?
深夜裡,幾個工友一合計,想著無論如何,都要讓左家兵「落葉歸根」。
這群窮哥們來自五湖四海,這次出門打工,遇到這樣的事,工頭跑了,他們一分錢都沒賺到。
但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決定送左家兵最後一程。
幾個人將左家兵輪流背到市區,為了混上火車,他們找來棉被,將左家兵包了個嚴嚴實實。
之後他們找來酒精,撒到左家兵身上,裝出喝醉酒的樣子,成功混上火車。
在火車上,左家兵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沒有了呼吸。
車到了廣州站後,李紹為等幾個工友含淚將左家兵背了下來。
他們本想乘坐火車回湖南,卻沒想到身上的錢根本不夠,只能選擇乘坐汽車。
但此時左家兵已然去世,背著一具屍體做汽車,肯定會被人發現。
於是,他們想了個好辦法,從附近超市買來一個大編織袋,將左家兵包裹了個嚴嚴實實。
他們本打算混上汽車,但包裹實在是太顯眼了,在車站,還是引起了工作人員的警覺。
當工作人員打開編織袋後,一股濃重的酒精味飄散而出。
此時左家兵已身體僵硬,面色蒼白,沒有呼吸多時。
工作人員見狀不妙,控制住李紹為一行人後,趕緊打電話報警。
有人將這一幕拍了下來,發到了網上,李紹為和左家兵的事情這才被眾人所熟知。
面對如此離奇的事情,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網友認為,李紹為不顧一切也要讓工友落葉歸根,如此做法,值得所有人尊重。
但也有網友認為,李紹為拔掉左家兵的氧氣管,如此做法,相當於是要了左家兵的性命。
還有網友認為,李紹為這樣做,並不是出於同情,只是拿了好處,替工頭掩人耳目罷了。
各種傳言紛至沓來,讓李紹為無暇應付,最終,他只能憤恨地說一句。
「我要是替工頭掩人耳目,出門就被車撞死!」
在我看來,我們都不是當事人,都不知道那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面對如此困境,李紹為和左家兵心裡到底有多絕望,除了當事人之外,沒人清楚。
因此,我們也沒有必要站在道德制高點,說那沒滋沒味的話。
當然,事情曝光也不全是壞事,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左家兵的遺體最終被運回了老家。
當著所有人的面,李紹為鄭重其事地將撫恤金交到其家屬手中。
但家屬非但不感謝李紹為的行為,反而對他埋怨有加,特別是左家兵的兒子。
「我爸出事後,你為什麼不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
「你拔我爸的氧氣瓶,你這是害他啊,為什麼死的不是你?」
面對父親的遺體,左家兵的兒子嚎啕大哭,想把心中所有的委屈發泄出來。
李紹為也知道對方的不容易,於是默默接受了這一切,最後,消失在了眾人視野中。
當然,因為這件事,左家和劉家鬧得非常不愉快,之後再也沒有過來往。
但隨著事情在網上發酵,越來越多的人被李紹為的事迹感動,紛紛對他伸出援手。
深圳一位潘先生,願意給李紹為提供一份工作,每天只需要除草、看門、照顧雞鴨便可。
每個月將支付他不少於400元的工資,這筆錢,在當時可謂是一筆巨款。
李紹為接受了對方的好意,但僅幹了十來天,他就因無法適應當地的氣候,選擇了回老家。
在回家之前,一位姓彭的先生特意到火車站,捐給他1000元錢。
可悲的是,這筆錢在火車上被人偷了,最終,李紹為一無所有地回到老家。
後來,常德一位老闆又給他找了份工作,但因為要蹬三輪車,僅三天後,李紹為便辭職了。
最後,李紹為選擇回到老家,獨自一個人生活,再也沒有出現在鏡頭前。
對於李紹為的行為,很多網友感嘆他的重情重義,但有些事情,始終沒弄明白。
明明可以打電話,李紹為為什麼不聯繫他的家人,執意要拔掉他的氧氣瓶呢?
難道5000塊錢,比一條性命更加重要?
也許我們無法理解,但在李紹為看來,就是如此。
左家兵活下去,他的全家未來將遭受無法承受之苦。
「落葉歸根」,也許一時無法接受,但左家兵的家人能拿到撫恤金,未來還能更輕鬆地生活。
最多,只是承受良心的譴責,這份譴責,不需要家屬去擔,李紹為一個人全扛了下來。
因此在我看來,李紹為的行為也許不妥,但這已經是在當時情況下,他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樸實的農民……,只希望離開鏡頭後,他未來的生活能夠好一些。
不要再讓老實人,承受如此無法忍受之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