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打卡、雲會議、實時分享……今年以來,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不少人的辦公場景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這已成為中國新數字經濟的一大亮點。
與之相伴的軟硬體創新層出不窮,引領世界。據測算,2020年中國遠程辦公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48億元,約為2017年的7.5倍。為順應在線辦公的發展趨勢和不斷增長的用戶需求,互聯網企業加大投入,一批功能強大、可靠性好的在線辦公工具應用規模迅速增長。阿里巴巴的「釘釘」,以騰訊的「騰訊會議」為代表的各種在線辦公工具非常受歡迎。
足不出戶通過雲視頻系統組織會議成為「剛需」;多人在線同步修改文檔成為「標配」……智能便捷辦公工具的應用,讓多方協同辦公、異地協作變得更加輕鬆。更簡單更簡單,能有效支持工作效率提升、業務協同模式創新和業務組織改革。
2、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持在線辦公,優化企業的營商環境《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就業擴大的意見》提出,推動和完善電子合同、電子發票、電子印章、電子簽名等數字應用基礎設施電子認證。此舉將推動數字載體替代紙質載體,為政府和企業在線辦公提供有效支持。
一方面,數字化應用為企業編織線上業務運營網路,降低企業開辦和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數字化應用和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有助於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管理水平,改變傳統的「工作表、工作表」辦公模式。在線辦公不僅限於企業本身,還延伸到業務系統的方方面面。
在線辦公在公共事務場景中的應用,不斷優化企業的營商環境。各類數字化應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有效支撐了網上辦公的多樣化需求,讓政府機構能夠處理「電子政務」,告別「文山遇海」,實現更多信息、更多差事。群眾少跑腿。做一件事,要跑好幾個部門,找幾個經辦人簽字,還要蓋很多印章……這樣的場景越來越少了。
上海在這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今年4月,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優化升級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系統,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實現了企業設立時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電子證照和印章與紙質證照和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企業可以依靠它們在政務網路平台上實現稅務、社保等服務的「一站式」,無需線下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