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有網友曾總結道「學霸都是來報恩的,學渣都是來報仇的」,然而學習成績是評價一名孩子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
寶媽:我老公985博士,我是985碩士,兒子卻是學渣
最近看到有一位寶媽分享的自身真實經歷,很有教育意義。這位寶媽名叫小林(化名),她的愛人是某985院校的博士生,自身則是一名985院校的碩士,可以說是兩位妥妥的高知分子。
按照常理來說,這樣一對夫妻生下來的孩子學習成績應該不會太差,畢竟有著學霸父母的「基因加持」。而且小林當初懷孕時謹小慎微,不僅在飲食方面極為注意,為了更好地養胎,還在懷孕剛剛3個月時就請了長假,生怕對孩子造成一丁點影響,將優生優育貫徹到底。
然而等到孩子出生,直到上小學以後,小林才發現好像自己的孩子不是一個讀書的「好苗子」,以小林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僅在班級里稱不上是一名學霸,甚至連中等都算不上,基本處在墊底的位置,是一個妥妥的學渣。
為了能夠讓孩子的成績進步,小林嘗試了各種辦法,為孩子報名參加許多輔導班、自己除了工作生活就在同步研究孩子學習的課程,晚上下班後對孩子一對一輔導,然而即便小林做出了種種努力,孩子的學習成績仍然是不見起色,而且由於壓力過大,學習任務過重,孩子才小學四年級就戴上了眼鏡,而且免疫力下降,經常性的感冒發燒。
那麼成績差是因為孩子太貪玩不好好學習嗎?也不是的,小林的孩子非常努力,有年暑假時還曾經主動要求報名參加語文輔導班,擔心自己返校後跟不上進度。
對於這樣的情況,小林只能不得不承認,有的孩子生下來就會讀書,有的孩子並不適合,而自己的孩子無疑屬於後者。
不過隨著久而久之,小林漸漸發現孩子身上有著很多其他的閃光點,學習成績差並不能掩蓋住他仍然是一名優秀孩子的事實。
雖然小林孩子學習知識很費勁,但是他對於廚藝卻情有獨鍾,即便今年才10歲,但已經會了做好幾個拿手好菜,一家人都對其廚藝讚不絕口。
而且平時小林的孩子樂於助人,古道熱腸,在一次班級中評選體育委員時,小林的孩子以高票位居榜首,當小林詢問大家為什麼投票給自己孩子時,同學們嘰嘰喳喳地表示每次誰遇到困難,第一個衝上前幫忙的身影總是小林孩子,體育委員的位置他當仁不讓。
這件事發生後,小林便徹底看開了,她在自述里表示,「儘管我的兒子確實是學渣,但我仍然為他感到驕傲!」她表示自己認識到了學習並不能衡量一個孩子的優秀與否,將來自己的孩子能自食其力,找到一份腳踏實地能夠謀生的工作並不困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平凡地度過一生未嘗不是另一種成功。
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孩子,可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待著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出人頭地」,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然而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普通的,家長一味地焦慮並不能使孩子更優秀,反而會給孩子帶來過高的壓力,乃至是將其壓垮。
固然學習成績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它卻並不是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有時候家長選擇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孩子,或許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發現孩子身上更多的閃光點,就像寶媽小林一樣,雖然孩子在學習成績方面不盡如人意,但是他有著很多其他的優點,學習方面的小小缺陷,並不妨礙他成為父母的驕傲。
確實,現在太多的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尤其是在學習方面不能容忍任何一點的「落後」,導致給孩子的壓力太大,反而事情越來越糟。在這方面小林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換一個角度去看我們的孩子,他也許並沒有那麼糟糕,小林在對待自己孩子的態度上確實是「打臉」了很多的家長。
美國教育學家肯·羅賓遜曾經在一場演講中提到,「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千差萬別的,我們卻生怕任何一個人掉隊」,這無疑是對那些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最好的形容,無論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家長都應該放平自己的心態,只要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心、快樂地長大,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就已經足夠了。
歪媽結語:
用學習成績來評價孩子無疑太過單一,孩子們就像花朵一樣,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花期,不同的特點,在成長道路上,身為家長應該努力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善於挖掘出他們的天賦。
今日話題:你希望孩子將來過上怎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