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回顧一下:
19-20賽季依託於「濃眉哥」安東尼·戴維斯、麥基、霍華德三位具有身高、運動能力的內線,湖人隊築起了一道「內線禁飛區」。
數據上:
根據NBA官網的數據統計,場均6.6次封蓋領跑全聯盟;
限制對手的59.4%內線命中率聯盟第六;
限制對手內線得分的44.6分聯盟第六。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其中最具有說明的一場比賽就是20年1月6日對活塞隊的比賽中,全場送出的20次封蓋——不論是外線的羅斯還是內線的德拉蒙德,只要持球突入到內線,等待的幾乎就是被蓋的結局。
強大的內線防守能力是湖人隊上賽季問鼎總冠軍的主要原因之一。
關於這點多說一句,湖人隊的內線防守幾乎能限制住不同類型的球員:
面對速度、突破類型的,如威少、特雷楊、狄龍·福克斯,有濃眉哥可以從外線一直跟防到內線;
面對力量型的,如恩比德、約基奇、倫納德、字母哥,如霍華德、詹姆斯;
此外湖人隊主教練沃格爾也是一位防守起家的教練、同樣的助教霍林斯昔日執教灰熊隊是也是以防守立足的。
也就是說不論什麼類型的球員,在衝擊湖人隊內線時就沒有不吃「癟」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但是休賽期,不管最終是出於什麼原因,湖人總經理佩林卡拆散了「內線三巨頭」組合,這點對比快船隊的傑里·韋斯特穩中求進還是有差別的:
霍華德離隊加盟了費城76人;
麥基被交易到了克利夫蘭騎士;
縱觀NBA歷史,剛奪冠就這樣大幅度調整陣容的先例實在鮮有。
不得不說佩林卡的做法很激進,某種程度下在當時來看這算是一種「拆家」的操作——拆掉了自身最大的優勢。
好在此後不久,湖人隊在和快船隊、猛龍隊等球隊競爭中勝出——以2年的合同簽下了自由球員馬克·加索爾。
以時間線再回捋一下就是:
放棄霍華德、競價小加索爾、交易麥基。
這麼一看的話就是「2換1」的操作——放棄「霍麥」,引進小加索爾。
那麼鑒於新賽季已經打完一個多月,那麼這筆「2換1」,當時被認為是「拆家」的操作,數據分析湖人到底是賠了還是賺了呢?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從數據角度來看:
場均限制對手內線命中率61.8%,聯盟第18;
場均限制對手內線得分48.4分,聯盟第22;
場均封蓋6.6次,聯盟第2;
從這個角度來看,較上賽季是有了明顯的下滑。
仔細想想這並不奇怪。
首先,小加索爾分身無術。說白了一個人幹不了霍華德、麥基兩個人的活。
上賽季根據對手的不同,比如面對掘金、76人這樣具備力量型內線的球隊時,可以採取主用霍華德的策略;面對國王、老鷹這樣速度型球隊時可以採取主用麥基(可以擴防出去延誤對手),且面對開拓者這樣具備雙塔球隊時可以在濃眉哥、霍華德、麥基三人中靈活安排。
但現在內線只有小加索爾一人,且濃眉哥又不願意長時期打五號位的情況下,不管面對什麼類型的球隊只能用小加索爾。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其次,考慮到小加索爾35歲的年齡,常規賽勢必是要採取養生的打法,也就是說大部分時間下是「出工不出力」的。
因此兩方面一結合,在數據上,小加索爾是很難匹敵「霍麥」的。
從技戰術角度來看:
賽季至今小加索爾場均可以命中0.6個三分,聯盟所有中鋒球員中第16位;
38.5%的三分命中率聯盟所有中鋒球員中第10位;
2.0次助攻聯盟所有中鋒球員中第12位;
外能拉到外線穩定投三分,且具備一定的組織助攻能力,某種程度下可以看做是「老年版」的約基奇。
防守端小加索爾場均可以將對手內線的命中率限制在56%以下,這縱然和濃眉哥、戈貝爾這樣的頂級防守人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對比約基奇、恩比德這些明星球員還是不相上下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也就是說在「護筐」上,小加索爾在聯盟所有中鋒球員中處於中等偏上的位置,當然這還是「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下。
從技戰術角度來看,湖人這筆「2換1」的操作肯定是賺的,畢竟不論霍華德也好、麥基也罷,是不具備遠投和組織能力的,而這兩點小加索爾都兼得。況且認真防守起來,小加索爾的「護筐」能力並不比二人差,別忘了他昔日也是NBA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整體來說,在我看來湖人這筆「2換1」的操作肯定是賺的,但為何目前給人的感覺就是不賺,很大一點就是小加索爾打養生籃球導致,體現出來的就是數據上的差別,而數據又是在場上最直觀的感受。
在我看來一旦小加索爾認真起來的話,將會有很大的改觀。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正如周五打雄鹿隊那樣,不再「划水」認真起來的詹姆斯還是那麼不可阻擋,也好好的給字母哥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