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2021年05月11日23:30:11 電影 1996

不知道是不是受疫情的影響,2021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竟然創下了很多的新記錄:比如, 1月1號元旦檔首日,票房收入達到約9300萬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2月春節檔的電影票房已累計達111.86億元,創下中國影史單月票房新紀錄;跨界新晉導演賈玲的《你好,李煥英》,不僅狂攬53億票房,更是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出道即巔峰,賈玲這次「掏真心」給大家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果她還想繼續做導演的話,下一部不可能還拿自己的故事說事,不僅拍不出比同類型更優秀的作品了,觀眾也總有一天會膩,我想這也是為何吳京自從《戰狼2》後,再無下一部動作的原因。

正是因為賈玲「跨界」的成功,燃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心,女導演們看到了希望,男導演們也紛紛想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希望在職業生涯將近尾聲的時候,最後再「奮力一搏」。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就在大家以為春節檔的廝殺已經非常激烈了,誰知道,又冒出一個「五一檔」。而「五一檔」的參賽者竟然有名導張藝謀的首部諜戰片《懸崖之上》?更令人意外的是,張藝謀導演的這部諜戰片竟然在7天之內狂攬7.6億,將成為又一部經典作品。

《懸崖之上》成為近幾年少見的又有口碑又有市場的經典大作。觀眾們在被影片的劇情和演員的演技震撼之餘,再次感慨:名導終究是名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1、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1978年,張藝謀到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4年後,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他就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以「攝影師」的身份出現,並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

1986年後,他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老井》就奪得金雞、百花和東京的三個影帝,成為中國第一位A級國際電影節影帝。1987年,他首次擔綱導演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得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從此,他開始了由攝影師走向演員、繼而成為國際知名導演,並被稱為「名導」的精彩人生。

可見,無論是演員、攝影師還是導演,張藝謀他總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優異的成績,成為最拔尖的那一個。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雖然,他是以「導演」的身份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第5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並在國際影壇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張藝謀的專業卻是攝影!或者說正是因為他的強項是攝影,所以讓他的導演之路走得特別的與眾不同!

從早期的活著》、《一個都不能少》、《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紅高粱》等文藝片到後來的《山楂樹下》、《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金陵十三釵》、《英雄》等商業片,張藝謀的作品能夠屢屢獲獎,並獲得很高的票房,與作品中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因素有很重要的關係。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張藝謀善於運用濃烈的色彩創造了一場氣勢恢宏的視覺盛宴,從光影、構圖、色彩等方面進行別出心裁的安排,讓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得到全方位的展示。

2、蟄龍已驚眠,一嘯動千山

有人把張藝謀的導演生涯劃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1987年到1999年的文藝片階段,2000年到2009年的商業片階段,以及2010年至今一直在多領域進行嘗試的階段。

可以這麼說,張藝謀的高光時刻就是1987年~1999年這10年的文藝片階段。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那個時候,50歲的張藝謀,已經拿過金熊獎,得過戛納,3次獲得奧斯卡提名,5次獲得金球獎提名,可謂是國內外的專業電影獎項拿到手軟。

不要說在當年這些榮譽是多麼的耀眼。即便是放到如今,也是非常亮眼的成績。這些實績奠定了張藝謀在業內不可撼動的地位,也讓他成為第5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2000年後,張藝謀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極富經濟效益的影片類型——商業片。

把傳統武俠風和中國水墨畫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英雄》一上映,不僅創下全球票房1.77億美元最高紀錄,而且開創了中國商業大片的時代。

隨後而來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等大片,每次都奪得當年電影市場的全球華語片票房冠軍、多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

從紅色到黃色,再到黑白灰……不斷追求高飽和度的色調反應角色內心的掙扎和衝突,善於用強烈的色彩、大膽的構圖來對比、襯託故事背後生活的真實和情感的細膩,這是張藝謀的風格,也是名導的印記。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3、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在2012年8月22日之前,只要提起張藝謀,必然不能少了另一個人,張偉平

從1995年偶然涉足電影圈開始,張偉平和張藝謀就開始了長達16年親密合作,可以說是互相成全的「完美拍檔」——沒有張偉平就沒有站在榮譽巔峰里的張藝謀。

張偉平不懂電影,但是他非常懂得如何營銷做宣傳;而張藝謀的才華都在攝影和導演領域。

有張偉平在,張藝謀只需要安安心心導演影片就好,完全不用在乎電影成片之後的宣傳發行上映票房等問題。

可是,到了2012年8月22日,隨著張偉平自曝「我和張藝謀已經沒什麼關係」開始,張藝謀不僅面臨事業上的滑坡,社會形象和民眾口碑也出現斷崖式的下跌。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一邊無奈是曾經同心協力的夥伴落得個同室操戈的地步,一邊可惜失去張偉平的包裝和宣傳,再有才華的張藝謀也不過是一匹困於馬廄沒有伯樂賞識的千里馬。

也許,這話誇大了張偉平存在的意義。但是,相較於只知道埋頭苦幹卻不善於營銷自我的張藝謀來說,電影領域陷入低谷成為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

8年的時間內,雖然張藝謀也推出了《長城》《歸來》等作品,但是口碑卻是空前的差勁,票房也只不過是靠「名導張藝謀」的金字招牌勉強撐著,正是因為這樣,張藝謀開始明白僅僅有好作品、缺少營銷也是不被觀眾所看到的,失去「伯樂」的他,決定開始轉型。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在人們痛心張藝謀在電影領域沒有上交優秀作品的時候,他反而在歌劇、舞台劇、實景現場表演領域再次展示了自己獨特又能夠充分展示傳統文化的審美藝術細胞。獨創的多元素混搭拍攝手法,更是讓他在主導了幾次國家級別演出活動之後,把「名導」的寶座越做越穩當!正是因為他的轉型的成功,奠定了他成為導演開閉幕式的「不二人選」。

雖然「二張」的恩恩怨怨這麼多年,在我看來張藝謀真該感謝他,他作為一個投資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實也是人之常情的,畢竟他沒有對電影的「情懷」,只有商人的精明,而現在的票房幾億、幾十億很大程度上他的一些風格還是起到點了作用。

張偉平很「清醒」,目的就是賺錢,而張藝謀更多的是榮譽、前途,所以即使現在商業片橫行的時代,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情懷」拍了這部無「小鮮肉」的《懸崖之上》,在我看來,這也歸功於和張偉平搭檔的這16年,讓他看清了什麼自己想要的。

4、出走半生,歸來時仍是少年

生於1950年的張藝謀,從1987年導演《紅高粱》開始到2021年的《懸崖之上》上映,36年間共導演了26部電影(含2部未上映)、19個大型露天實景演出現場,8個國家級項目宣傳短片……無論是行業內具有高含金量的獎項,還是民眾的支持度和口碑,張藝謀都是最後的贏家。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2008年,在執導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之後,張藝謀的導演才華已經登峰造極,他在人們心目中就是「靠譜、值得期待」的金字招牌!

此後,諸多重量級的國家演出項目都由他負責總導演:2009年建國60周年聯歡晚會、2015年APEC歡迎晚宴、2016年中國杭州G20峰會、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2019年共和國70周年聯歡活動……有了如此金光閃閃的履歷,提起張藝謀,誰不豎起大拇指誇一聲「牛」呢?

從影44年、導演26部電影、創下50億票房的張藝謀:為何如此愛跨界 - 天天要聞

從攝影師——演員——導演——編劇,張藝謀無疑是中國第5代導演中成就最為出色的導演,也是中國導演中最具有世界聲譽的出色導演。而他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始終走在不斷創新、追求突破的路上。

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視覺表達,甚至畫風都能明確看出張藝謀「求變」的內心。而這種「求變」的心理從他還是個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攝影的學生開始,就藏在他的作品中了。

40多年來從未丟失,也未改變!

如今,年過70的張藝謀,依舊不斷推出新作,依舊不斷嘗試。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永不重複自己!」

這,就是匠人的風采和根骨吧!

電影分類資訊推薦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教你輕鬆製作動畫視頻 | 萬彩動畫大師 - 天天要聞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教你輕鬆製作動畫視頻 | 萬彩動畫大師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已經成為教學生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就算是美術老師也要開始製作微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素養,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製作一個生動的美術微課視頻。軟體:萬彩動畫大師,能幫助你輕鬆製作出各種精彩的動畫視頻,做動畫就像做PPT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