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了!國產發動機殲20加入人民空軍序列 猛龍換上中國心

近日,空軍在線發布了一段宣傳視頻,展示了一架殲-20戰鬥機。該機裝備了WS-10「太行」發動機,這是中國人民空軍部隊首次公開證實有裝備國產發動機的殲-20加入序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製造的殲-20戰機將會加入作戰部隊序列,並將全部換裝國產發動機。

由於針對國產三代半戰鬥機的需要,太行發動機先後進行了幾次改進改型研製。太行改動型發動機採用的是FADEC系統及單晶葉片等先進技術,可靠性大為增加,推力也提高到了13噸以上,整體性能已超過早前引進的俄羅斯AL-31F發動機。航空工業還在太行改進型發動機上裝備了國產推力矢量噴嘴,造出了我國第一台推力矢量發動機。太行改進型發動機也能夠經受惡劣飛行環境的考驗,包括過失機動和大迎角機動等等。

圖為仍然採用AL-31FN-SER3發動機的殲-10B

那麼,我國戰鬥機為什麼要換裝「太行」發動機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雖然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也很不錯,並且性能十分穩定。但是它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是價格高、二是使用壽命短,僅僅只有900小時的飛行時間。而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空軍必須得有自己研製的發動機,才能發展成真正有實力的空軍力量。在這之前,幾乎所有的國產戰鬥機都是依賴進口的AL-31F發動機,這使得我國的戰鬥機發展歷程有些停滯,十分受制於人,所以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一直在努力,就是為了「猛虎」可以早日換上「中國心」。

圖為配備太行發動機的殲-16

據有關資料表明,太行發動機與F110渦扇發動機實力相當,它的空氣流量可達到120公斤/秒,AL-31F只有110公斤/秒,比太行發動機要略遜色一些。而且WS-10這款發動機之所以能夠替代俄軍的AL-31發動機,最主要原因就是其使用壽命增加到了2000-4000小時。這也進一步說明,上世紀90年代時空軍「一發配兩機」的目標終於要實現了,這是國產發動機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

此次空軍公開裝備國產發動機殲-20的意義重大,這證明我軍的五代機,已經初步解決了「心臟病」,也為殲-20後續型號換裝更加先進的大推重比國產發動機打好了基礎。相信在不久後,會有更多的國產戰鬥機裝備上國產發動機,我國將會徹底擺脫對俄羅斯發動機的依賴。太行發動機作為超越了俄羅斯AL-31F發動機的國產發動機,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強大製造能力。雖然目前WS-10並不屬於世界前列,但未來可期,國產發動機的研發道路正在努力趕上世界前列,各方面性能也在逐步提高。

中國製造,也即將變成中國智造!(古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