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拜登上任後中美對抗升級,或在南海發生戰爭,有三點原因

日前,美國媒體彭博社專門發表了一篇題為《麻煩水域: 美國和中國可能在南海發生衝突》的文章,對拜登上台後的中美關係潑冷水,表示非常擔心中美兩國軍艦會因為錯誤計算而引發更廣泛的軍事對抗,中美關係將變得更加不具確定性。事實上,無論美國誰當總統,美國重返亞洲,以印太戰略遏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拜登政府之所以要繼續遏制中國,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我們看透了這些原因,就會堅持「放下幻想、準備戰鬥」,進一步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堅定的決心和強大的力量,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一、特朗普加速的美國既定戰略方面,拜登無法改變也不想改變

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遏制中國戰略層面是一致的。12月11日,美國聯邦參議院以84票贊成、13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上周二已在眾議院獲得通過。據報道,國防授權法案旨在制定國防預算,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因此也成為搭載各種政策措施的工具。「美國之音」12日報道稱,今年的法案中涉及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條款近40項,涵蓋軍事、技術、學術、經貿等各個領域,「反映中國所構成的全面挑戰」。從此法案極高的通過率以及涉及中國條款的挑戰性,說明美國遏制中國已經是「大部分人」的共識,拜登上台後,相比特朗普「撕破臉」的極端行為,方式方法會有所差別,但力度一點也不會小。

二、拜登啟用關鍵人員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南海將是中美碰撞點

目前,拜登已基本完成對新內閣要員的任命,並挑選了傑克·沙利文作為自己的國家安全顧問。文章稱,特朗普總統的政府增加了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動的數量,拜登似乎準備維持甚至擴大美國全球航行自由行動的數量。 沙利文在《華盛頓郵報》的副研究員約旦·施耐德主持的播客「中國對話」中表示:「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資產和資源,並與我們的合作夥伴一道擁護南海的航行自由。」對於美軍近年來沒有阻止中國在南海興建人工島礁,遏制中國將其軍事化的行為,沙利文本人深表遺憾。在近日的講話中,他曾對外承諾:「未來美軍有必要在南海更多的凸顯軍事存在。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增加美國軍機、軍艦光顧南海的頻次,充分行使其『自由航行權』(Freedom of navigation operations)。

三、美國盟友英國、法國等已經確定了染指南海的行動計劃

事實上,各種信息表明,從明年開始,美國的盟友英國、德國、日本等都將光顧南海,法國也揚言要到日本近海活動,並明確放話給中國,企圖遏制維護海上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行動。共同社12月5日引述日本多名政府相關人士消息稱,英國海軍最快明年初向包括沖繩縣等南西諸島周邊的西太平洋派遣航母。儘管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剛一投入部署就不遠萬里跑到亞太地區來,拼湊出一個航母編隊來炫耀武力,但與美日聯手的跡象明確。早在2017年,約翰遜在擔任外交大臣時就暗示過,新航母首次行動就是要去南海「自由航行」。另外,日本自衛隊計劃於2021年5月,與美國、法國舉行聯合軍演,地點就選在釣魚島附近無人小島上。法國海軍參謀長皮埃爾-范迪埃還公然挑釁,「軍演信息就是發給中國看的」。

四、放下幻想、準備戰鬥,曾經陸上擊敗美等16國聯軍的解放軍,在海上也可以擊敗「新八國聯軍」

從目前來看,拜登將更加緊密地聯手盟友,加強在我周邊海域的遏制行為。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很可能組成新的「八國聯軍」。對於16國家聯軍從陸上到海上8國聯軍到海上的演變,一方面我們有堅強的鬥爭精神,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所講,「我們敦促美方充分認清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奉勸美方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放下國內政治的算計;正告美方不要試圖挑戰中國的底線,不要誤判14億中國人民捍衛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海軍飛速發展,已經進入雙航母時代,再加上近岸優勢,我們完全有能力挫敗美國的如意算盤,勝利將繼續屬於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和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