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警告烏克蘭:錯過這個機會,下一個條件會更糟

在爭吵、威脅和咒罵聲中,俄羅斯和烏克蘭終於舉行了伊斯坦布爾會談,這是三年來俄烏雙方首次直接會談。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認為,伊斯坦布爾會談2.0是澤倫斯基接受現實的絕佳機會。他警告烏克蘭,錯過這個機會,下一個條件會更糟。

在伊斯坦布爾會談中,俄羅斯的停火條件包括: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成為中立國、限制烏克蘭軍隊規模:承認其對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的控制,烏克蘭軍隊必須撤出俄羅斯宣稱擁有主權的全部地區,包括烏東 4 個州尚未被俄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

烏克蘭對俄羅斯提出的和談條件回應是 「堅決不接受」,認為這些條件遠遠超出了此前討論的範圍,觸及到了烏克蘭的核心利益,烏方始終堅持的核心立場是俄羅斯撤軍,恢復 1991 年時的邊界,並拒絕承認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被俄羅斯控制。

文章稱,首先,基輔及其西方支持者需面對現實:作者認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及其西方盟友必須認識到,任何和平協議都不可能完全偏向烏克蘭。俄羅斯在軍事和談判中佔據優勢,基輔需要接受這一「現實」,而不是堅持不切實際的條件(如要求在談判前立即停火)。

其次,停火不應是談判的前提。文章稱,假裝談判只能在停火的情況下進行 ,這既愚蠢又不誠實。作者引用俄羅斯談判代表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的話,指出要求在談判前停火是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友設置的「簡單陷阱」。俄羅斯明確表示不會接受沒有明確和平路徑的停火,談判應優先於停火。

第三,西方和烏克蘭的誤判:作者批評烏克蘭及其歐洲支持者(有時包括美國)在談判策略上的「天真」和「不誠實」,認為他們低估了俄羅斯的決心和實力。文章暗示,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可能因內部矛盾(如特朗普的影響)而減弱。

第四,平的希望在於妥協:作者認為,普京提出重啟伊斯坦布爾談判的提議,相當於為基輔政權提供了第二次機會。 烏克蘭不接受它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因為下一個條件會更糟。如果它再次錯過這個機會,那麼下一次談判將再次涉及額外的領土損失。

俄羅斯「現實主義」觀點的核心是倚仗其軍事優勢:俄羅斯控制烏克蘭約20%的領土,在戰場上佔據主動,尤其在哈爾科夫和恰索夫亞爾等地推進。這使其有信心提出高門檻條件,迫使烏克蘭接受「現實」。

通過要求烏克蘭中立、裁軍和承認領土割讓,俄羅斯旨在永久削弱烏克蘭的軍事和戰略能力,防止其成為北約或西方的前沿陣地。

俄羅斯拒絕停火作為談判前提,認為這可能被烏克蘭利用來重新武裝或拖延。警告「下次條件更糟」意在施加心理壓力,迫使烏克蘭在當前劣勢下妥協。

《今日俄羅斯》文章認為,「和平需要妥協」,暗示烏克蘭若不接受,將面臨更大損失(如更多領土被佔領)。這種觀點表面上呼籲「現實」,實則要求烏克蘭在主權和領土完整上做出重大讓步。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它試圖擊潰烏克蘭的抵抗意志。

這些條件實質上是對烏克蘭主權的否定,等同於要求其接受「投降條款」。烏克蘭前外長庫列巴稱這些條件「遠遠超出紅線」,觸及國家核心利益。

三年來,「火星方陣」一直是支持俄羅斯的立場。但是,俄羅斯這次提出的條件太過份,吃相很難看。特別是,它要求基輔撤出烏東四州俄軍沒有控制的領土。這讓我們愛普京不容易。

俄羅斯的「現實主義」表面上是基於戰場優勢的理性選擇,實則是對國際法和主權平等的踐踏。若其條件被接受,不僅烏克蘭將淪為犧牲品,全球秩序也將進一步滑向「強權即公理」。戰爭的殘酷讓人不禁嘆息:公平正義或許只是理想,和平的代價往往是弱者的血淚。更多的「下次條件更糟」,將讓這個世界繼續在叢林法則中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