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打開南美市場,美盟友要買24架?外媒:中國軍工被嚴重低估

在印巴本輪戰爭結束後,經歷了實戰檢驗的中國殲-10戰機,有望迎來新的買家,而且還要下單24架?

據南美軍事網站日前報道,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之際,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訪問中國。在訪華期間,中國有主動提出向哥倫比亞出售殲-10戰機的建議。據悉給出的價格十分優惠,中國願意以4000萬美元的起售價,出售24架殲-10C和配套的武器彈藥。

從南美軍事網站的報道中來看,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也對此事非常重視,還特意與哥倫比亞空軍高層進行了商討購買中國殲-10戰機的可行性。

其實一直以來,中國軍工都有被嚴重低估,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檢驗。但是本輪印巴衝突,恰是打響了中國裝備的可靠性,在中國殲-10戰機,梟龍戰機防空系統預警機等一整套完善的作戰體系下,印度空軍在面對巴基斯坦空軍時,表現的可謂是非常拉跨。

巴基斯坦方面傳出的消息來看,在本輪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空軍方面先後擊落了三架陣風戰鬥機,一架米格-29戰鬥機,一架蘇-30戰鬥機

不過從巴鐵官宣的最新戰果中我們又看到,巴基斯坦軍方還聲稱確認擊落了一架幻影-2000戰鬥機。而相較於印度空軍戰機接連被擊落的事實,巴基斯坦空軍戰機則是無一戰損。

不過哥倫比亞想要從中國購買殲-10戰機,從目前來看所要面臨的阻力不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哥倫比亞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哥倫比亞軍中的裝備可謂是清一色的西方國家裝備,所以即便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訪提出購買,勢必也有很多親美的高層反對。

而且最主要的還是,如果哥倫比亞轉而購買中國裝備,那也就意味著軍方要有一套新的作戰體系,畢竟中國造和西方造有著不同的作戰體系,難以兼容。

另外美國媒體《戰區》一直以來也非常關注中國裝備的發展,在經歷了本輪印巴空戰之後,美國媒體《戰區》表示,中國軍工確實被嚴重低估了。甚至還有很多西方國家智庫提出,西方需要重新評估解放軍的空戰能力。指出解放軍如今的空戰能力,很可能已經超過了美國在東亞的空中力量部署水平 。

雖說目前印度正在舉行為期十天的勝利大狂歡,巴基斯坦方面也在論功行賞,雙方都宣稱自己贏得了勝利。但身在局外的中國目前來看反而才是最大的贏家!以靠經歷了實戰的檢驗,以靠中國裝備的極具性價比,這些都必然會讓中國裝備走進更多國家的視線,進一步推動拓寬中國裝備的外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