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n來自伊斯蘭堡5月7日的消息,巴基斯坦高級安全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巴基斯坦和印度戰鬥機之間的「混戰」,是「近代航空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鬥」之一。
在這場印巴雙方戰鬥機的「混戰」中,巴基斯坦擊落了五架(原文如此)印度現役戰鬥機戰。這兩個國家空軍總共有125架戰鬥機,在空中持續戰鬥了1個多小時,而且雙方的戰鬥機都沒有離開自己的領空。
巴方這位人士還對cnn詳細說明了空空導彈的交鋒,發生在有時超過100英里(約160.93公里)的距離內。
這在關注印巴衝突的軍迷眼中,意味著在超過150公里以上的距離內,印巴空軍的戰鬥機進行空中作戰,將極度考驗雙方機載雷達的性能、電子戰性能和空空導彈的性能,反倒是飛行員操控戰鬥機能力位居其次。
飛行員作為個體操控戰鬥機時,他的技戰術性能即便很優異,但是他「座駕」的機載雷達、電子戰性能、空空導彈性能,如果被對手的戰鬥機所壓制,那麼也絕難取得空戰的勝績。
二戰時期,戰鬥機普遍缺裝火控雷達,升空作戰除了依賴地面無線電引導和指揮外,主要還是靠飛行員的肉眼,靠個人操控的能力和戰鬥機的性能,在數百上千米距離內,憑藉航空機關炮擊毀和擊傷和驅離敵機,據此贏得空戰的勝利。
現在,空戰的狀態與二戰時期近距離「狗斗」戰勝對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作戰形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非常依賴載機的態勢感知能力等。
據開源的信息表明,巴基斯坦空軍擊落了3架「陣風」戰鬥機、1架su-30mki戰鬥機、1架mig-29戰鬥機,另有1架「蒼鷺」-tp無人機。
這就表明巴基斯坦空軍參與作戰的殲-10ce戰鬥機,它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戰、pl-15e空空導彈的性能,實現了對印度空軍現役包括「陣風」在內戰鬥機性能的碾壓,這是實戰給出的毋庸置疑真實答案。
此前,印度軍方在引進36架「陣風」戰鬥機以後,它的自信心就開始極度膨脹,對外吹噓「陣風」戰鬥機能改變南亞空中的「遊戲規則」。
在此番實打實的印巴空中交戰中,這樣的自吹自擂已經不攻自破。在與殲-10c接戰時,極其昂貴平均採購單價2.4億美元的「陣風」戰鬥機,被外銷單價5000-6000萬美元的j-10c戰鬥機按在地下摩擦。
經過實戰的檢驗,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陣風」除了「價高」外,就是「質次」了。此次被殲-10c發射pl-15e遠程空空導彈擊落了3架以後,這不免讓達索公司憂心忡忡,開始擔憂這款戰鬥機的對外銷路了。
總之,實戰其實就是戰鬥機最好的廣告,以前被如何吹得天花亂墜,經5月7日凌晨空戰,恐怕在全球範圍內恐怕再也找不到願意砸平均2.4億美元單價採購的「冤大頭」了。
十之八九將嚴重影響達索公司這款最為先進的「陣風」戰鬥機的銷售業績,搞不好那些已經簽署了「陣風」戰鬥機供銷合同的商家,或許嚷著要退貨了,大不了損失一定數目的定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