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青島的關鍵之戰——即青戰役,回顧那個烈火燃燒的年代

在1949年春天,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後,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已經得到解放。然而,山東境內仍有青島即墨長山列島處於國民黨軍隊的控制之下。

解放青島,勢在必行

在1949年初的歷史轉折點上,國民黨軍隊在華北地區僅剩的據點是青島和長山列島。當時,青島駐有國民黨第十一綏靖區的三十二軍、五十軍以及海軍第二軍區的海陸空部隊,總兵力約5萬人。這些部隊在主要陣地上築有堅固的防禦工事,以抵禦解放軍的進攻。

與此同時,解放軍山東軍區所屬的地方部隊經過大量補充後,正準備渡江作戰。青島附近的解放軍作戰部隊主要是1949年2月組建的三十二軍和膠東軍區警備部隊。儘管這些部隊可以參戰的兵力只有約3萬人,分布在12個團中,但他們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兵力和武器裝備上的劣勢,還包括大部分幹部戰士缺乏大戰經驗,因為他們都是從地方部隊升級為主力部隊,形勢嚴峻。

1949年4月25日,在人民解放軍成功渡過長江並解放南京之後,山東軍區便向中央軍委和華東軍區發送了電報。在這份電報中,山東軍區對當前敵我雙方的形勢進行了詳細分析,並提出了具體的作戰建議。

山東軍區的建議是,利用青島國民黨軍隊動搖恐慌的有利時機,迅速組織三十二軍和膠東軍區的部隊,發起青即戰役。這場戰役的目的是迫使敵軍迅速撤離,同時集中優勢兵力,針對分散守備的國民黨軍隊發起攻擊,確保穩步實現解放青島的最終目標。

心存幻想,困獸猶鬥

在1949年4月底,青島和即墨地區的國民黨軍隊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蔣介石秘密指令青島第十一綏靖區司令劉安祺,要求他「保存有生力量,力避就殲,隨時準備撤退」。為了執行這一命令,劉安祺於1949年4月11日在青島召開了一次高級軍官會議,詳細討論了青島的防禦部署和撤退計劃等重要事宜。

為了達到既保存實力又能延緩撤退的目標,劉安祺精心設置了三道防線:

1. 第一道防線以即墨城為中心,沿著馬山、盟旺山蓮花山四舍山、鐵騎山等制高點組成,這些支撐點相互連接,形成了堅固的防禦體系;

2. 第二道防線從西邊的女姑口延伸至城陽流亭,再沿著白沙河直至東邊的海邊;

3. 第三道防線從西邊的滄口經過李村一直延伸到東邊的沙子口

在這一防禦布局中,劉安祺將地方保安部隊推向外圍的第一道防線作為先鋒,承擔最大的風險。而所謂的主力部隊則被布置在第二和第三防線上,以便牽制人民解放軍,同時保持自己的實力。這樣的部署也使得劉安祺可以控制主要方向和內層重點區域,根據形勢變化作出決策,或者在美國軍隊的掩護下隨時從海上撤離。

山東軍區經深思熟慮後,作出了以下戰略部署:以三十二軍的第九十五師作為西路部隊,針對膠濟鐵路兩側的國民黨軍隊實施圍攻;同時,九十四師被賦予中路的任務,將針對即墨城北煙青公路以西的國民黨軍隊展開包圍;而在東路,華東警備四旅以及警備五旅的一個團將承擔起向即墨城以東沿海一線孤立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任務,旨在牽制該區域的國民黨軍隊,確保他們不會向鐵路沿線提供增援,從而為三十二軍的左翼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東路部隊還將積極向南推進,以清除青島東北外圍以及嶗山地區內的國民黨軍隊。整個作戰計劃將採取逐步壓縮、分割包圍的策略,穩步推進,直至抵達青島,實現戰略目的。

保護城市,乘勝追擊

在歷史的這一轉折點上,青島市作為一座經濟和文化的重要中心,擁有密集的人口和林立的建築。為了保護這座美麗的城市免受戰火的摧殘,並確保它能完整無缺地回歸人民懷抱,中國人民解放軍做出了明智而人道的選擇。在進入市區之前,他們決定採取快速進攻的策略,避免使用重型武器,並且儘可能減少與國民黨軍隊在街道上的衝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和民眾傷亡。

隨著解放軍的迅猛推進,國民黨軍隊迅速喪失了組織化的抵抗能力,轉而倉促撤離。解放軍不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一鼓作氣攻佔了大港和團島地區,迫使國民黨軍隊逃往南方的海上。

6月2日中午12時,青島宣告完全解放。由於人民解放軍的快速行動,以及青島地下黨為保護工廠、學校等設施所做的有力鬥爭,青島在解放過程中水電供應未中斷,通信保持暢通,港口設施及各類工廠企業得以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這些因素確保了生產和社會秩序能夠迅速恢復,為青島市民帶來了新生活的希望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