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人在基地,壞消息從天而降,基地被俄軍佔了

先說個事,長期以來,美軍極力避免和俄軍碰面,尤其是在俄烏衝突爆發以後。但沒想到,美軍終究還沒避開,和俄軍面對面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前兩天,有美軍官員向他們透露,美軍駐尼日的一處空軍基地里,美軍和俄軍,已經共處了好幾個星期,這讓美軍士兵「難以接受」。

有個詞叫「王不見王」,尼日這次為什麼要這麼安排?

不少人應該都還記得,去年7月底,尼日發生了軍事政變,新上台的軍政府,開始重新審視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在這一背景下,尼日軍政府,先是廢除了與法國的軍事合作協議,法國從二戰後,海外影響力就在逐漸衰落,面對尼日民眾及軍政府的強烈不滿和堅定態度,法國不得不做出妥協,被迫撤軍,並召回大使。

解決了法國的問題,尼日軍政府信心大增,於是又把目光轉向了美國。今年3月,尼日再次做出重大決策,宣布廢除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協議,要求美軍撤離尼日。4月中,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和尼日軍政府領導人,在華盛頓會面的時候,也同意了撤軍的要求。

但誰都知道,以美國的秉性,是不可能就這麼乖乖讓步的。五角大樓發言人,薩布麗娜·辛格,在前幾天表示,美國將會派代表團去尼日,商談進一步撤軍的問題;美國還希望,尼日政府能夠批准,讓美國的軍事航班,進出尼日。

很明顯,美國雖然迫於形勢,不得不同意撤軍,但暗地裡,還是存著不少小心思。畢竟,美國目前在尼日有上千駐軍,分布在兩處基地。其中,「201空軍基地」,耗資上億美元修建,是美軍在非洲大陸,除吉布地基地以外,最大的武裝無人機基地了。

2018年以來,美軍依託這座基地,有力打擊了非洲北部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和「基地」組織的分支人員。因此,美軍自然不想輕易撤離這裡。

而儘管美國在走下坡路,但如今的實力和國際上的影響力,依舊還是全球第一,不是尼日可以對抗的。所以,尼日雖然要求美軍撤離,但直到現在,都沒有給美方下過最後通牒。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但俄軍專家來了以後,尼日就可以從中「大做文章」了。趕走美軍,迎來俄軍,這在美國眼裡,本來就是一件恥辱的事情。結果現在,俄軍還和美軍,住到了一個基地里,天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這對美國來說,無疑是蹬鼻子之後,還要上臉,美軍自然「難以接受」了。

那怎麼辦呢?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加速撤離了。而這樣一來,尼日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一輪爭奪非洲影響力的交鋒,美國無疑敗得徹底。

正所謂:美俄相處同一營,尼日心機潛藏深。非洲角逐風波起,美軍撤離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