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改變全球局勢,兩周年內有多次誤判,至少三個「沒想到」

俄烏戰爭,已經爆發整整兩年了。這場戰爭,徹底改變了全球安全局勢,讓整個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籠罩在世界大戰的陰影之下。回顧這場蘇聯解體以來的最高烈度的戰爭,我們有太多的反思與教訓。對於這場戰爭,國內外專家至少有三個「沒想到」。

第一個「沒想到」,是在2022年2月24日,普京真的發動了俄烏戰爭。當然了,那個時候俄羅斯的官方口徑還不是戰爭,而是「特別軍事行動」。普京口號是讓烏克蘭「非軍事化、去納粹化」,壓根就沒有表現出對烏克蘭領土的任何野心。

戰爭爆發之前,雖然美國屢次警告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緊急跑到了俄羅斯去,試圖讓普京停手。但是包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內的很多人,當然也包括國內外的大量專家,都認為戰爭不會打響,認為普京屯兵於烏克蘭邊境,並且真的要攻打烏克蘭,而是逼迫烏克蘭簽訂城下之盟。

之所以會有這種誤判,最主要的原因是,世界上很多政治家、很多專家還是不夠了解俄羅斯,不夠了解普京。當普京認為俄羅斯已經遭遇生存威脅,面臨北約的直接軍事威脅時,他就會斷然出手。

第二個「沒想到」,是號稱全球軍事力量第二強的俄羅斯,對付一個小小的烏克蘭,居然打得那麼費勁,直到現在也沒有實現自己的軍事目標。而很多人看不上的演員總統澤連斯基,卻在絕境之中爆發出驚人的能量,成功地團結了烏克蘭全國軍民,並爭取到西方國家的全面支持,跟俄羅斯死磕到底。

俄烏衝突爆發之前,俄軍的總兵力為烏軍5倍,戰鬥機、直升機數量是烏軍的10倍,坦克和裝甲車輛是烏軍的6倍,火炮數量是烏軍的3倍。就算是最樂觀的分析家,也不認為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對手。

從目前曝光的情報來看,戰爭爆發之初,俄羅斯壓根就沒把烏克蘭當做對手。他們試圖複製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的模式,打一場閃擊戰,幾天就徹底拿下烏克蘭。

有一支俄羅斯部隊接到的命令是,從俄羅斯本土出發,在18小時之內到達基輔。有一個軍官回憶稱,他們在出發之前,上級讓他們攜帶閱兵禮服勳章,以便在基輔舉行勝利閱兵。

然而,事實證明,俄羅斯的閃擊戰變成了持久戰、消耗戰和陣地戰。這場戰爭,直到現在還在持續吞噬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生命,並且還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第三個「沒想到」,是美國一開始那麼積極地援助烏克蘭,擺出一副二戰時援助英國去對抗納粹德國的姿態,但是現在又掉鏈子,援助法案卡在國會裡面通不過。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就沖在了援助烏克蘭的第一線,截止目前,美國已經批准了價值超過1100億美元的對烏援助。

然而,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烏克蘭反攻失利,俄羅斯卻越戰越勇。美國越來越多的政客擔憂烏克蘭是個無底洞,更擔心烏克蘭把美國拖入一場戰爭。因此,美國的最新一筆價值600億美元的對烏援助,持續遭到共和黨的阻擾,現在還卡在國會裡面通不過。

沒有美國的援助,就意味著烏克蘭軍隊缺乏足夠的武器和彈藥,在遭遇俄軍的猛烈炮轟之時,毫無還手能力。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俄軍佔領了烏東重鎮阿夫傑耶夫卡,事實上已經佔據了越來越大的主動權。

當然了,現在斷言誰勝誰敗還為時過早。俄羅斯雖然佔領了一些烏克蘭的領土,但是未必能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並且遭遇了慘重損失。烏克蘭雖然在戰場上極為艱難,但是只要烏軍持續作戰,未來未必沒有轉機。

至於戰爭還會持續多久,沒有人知道。畢竟,這是一個冷戰以來最為分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