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子弟兵的逆行與堅守
——駐滇部隊官兵和民兵參與雲南昭通市鎮雄縣山體滑坡災害救援見聞解放軍報昆明1月24日電 自雲南昭通市鎮雄縣塘房鎮涼水村山體滑坡災害發生以來,駐滇部隊官兵和民兵全力投入搶險救援和善後處置等工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實際行動把溫暖和希望帶給受災群眾。 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子弟兵奮戰的一線。災害發生後,正在老家鎮雄縣塘房鎮休假的西藏軍區某旅中士鄧雲川,迅速趕赴現場投入搶險救援,積極運用在部隊學到的救災知識,協助相關應急力量維持現場秩序、搬運救災物資,並承擔起後勤保障等工作。 災害發生以來,鄧雲川一直堅守在救援現場。他說:「作為塘房鎮人,我理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災情就是命令,更應該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作用。」 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有子弟兵的身影,鄧雲川不是個例。目前,已有 13 名鎮雄籍休假在家的現役軍人,主動請纓參加救援任務。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人民子弟兵的擔當和奉獻精神。 若有戰,召必回。山體滑坡災害發生當天,退役軍人李貴才安頓好生病正在昆明住院的孩子,當即驅車趕赴救援現場。災害發生以來,他靠著一輛私家車,每天進出後方與救援一線10餘次,負責物資轉運、失聯人員家屬安撫以及後勤保障工作。當地群眾說:「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災情就是命令。「氣溫驟降、天寒地凍、雨雪交加……」回憶起剛進入災害現場時,武警雲南總隊昭通支隊某大隊大隊長仍心有餘悸。1月22日一大早,得知山體滑坡消息後,他一邊向地方有關部門核實情況,一邊抽組精幹力量清點裝備器材,帶領官兵火速奔赴災害一線。當時,土石堵塞、道路不通,車輛無法到達現場,他和戰友手提肩扛救援器材,一路小跑著趕赴現場。 第一批救援官兵和民兵攜帶裝備器材趕到現場後,迅速明確任務、細化分工,開展災情勘察、疏散群眾、安全警戒等工作,全力投入搶險救援。當地山高坡陡,不時有碎石從山坡滾落,給救援增加了不小難度。官兵和民兵們絲毫不畏艱險,戰險情斗嚴寒,爭分奪秒奮戰救援一線。隨著專業力量投入救援一線,他們逐漸轉向外圍警戒、群眾疏散、受災群眾安置等工作,但仍然全時待命,隨時做好增援一線準備。▲武警雲南總隊昭通支隊官兵協助地方救援力量運用大型機械設備進行清障。趙明軍 攝 連日來,在一個個受災群眾安置點,在每一個受災群眾需要的地方,都能看到官兵和民兵忙碌的身影。看到他們,受災群眾心裡踏實了不少。
作者丨解放軍報記者劉一諾、賈思宇、欒寶玲,通訊員趙明軍、邱才明、常豪、劉應萬
來源丨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