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令人鼓舞

廖群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信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海南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開會議,與往年此時的會議一樣,分析研究了下一年的經濟工作,為下一年經濟政策定下了基調。令人鼓舞的是,這次會議對2024年經濟工作推出了若干新提法,給出了經濟發展戰略向以發展為先,宏觀經濟政策向更加寬鬆方向演進的積極信號。

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強化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其中」以進促穩「是一個新的提法,」先立後破「則在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過,現2年後重提。

當前形勢下「以進促穩「這一新提法具有重大意義,指出了現時落實持續多年的」穩中求進「政策基調的關鍵所在。穩與進是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一對範疇,兩者的關係究竟如何呢?首先必須正確認識當前形勢下穩的性質與要求。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著增長「下行」的壓力,因而穩增長是相對於增長」下行「的」向上」之」穩「;這與十多年前」穩「為相對於增長「上行 」壓力的」向下」之穩是截然不同的。」向上」者,「進」也;所以邏輯上必然是「以進促穩」。這一邏輯是顯然和不難理解的,不過現在作為整個經濟宏觀管理的一個新提法提出,一是因為增長的「下行」壓力已成為現階段我國經濟的主要矛盾,「向上」穩增長的要求蓋過了某些領域仍然存在的「向下」穩市場的需要;二是增長的「下行」壓力已經很大並具相當的韌性,「向上」「穩」增長如不通過政策導向上的強調將難以有效實現。可以認為,「以進促穩「的新提法預示著「向上」穩增長的要求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此呼喚更為進取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更加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

「先立後破」的重提表明在「以進促穩」過程中一方面應持進取性姿態,另一方面應具創新性。經濟發展戰略和宏觀經濟政策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這首先需要在理念和認識上的創新。經濟發展戰略方面,現時至2050年的今後27年中,鑒於新的更為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及政治形勢,如何認識和處理髮展與穩定、經濟質量與經濟增長、內需與外需,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城市群/都市圈興起與鄉村振興、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富人與窮人、經濟增長與通脹、國內貨幣流動性與美元流動性等之間的關係,需要有理念和認識上的創新,對於我國能否實現在本世紀中成為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宏觀經濟政策方面,如何認識和處理消費與投資、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製造業與服務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M0與M2、貨幣發行與其綜合性後果、債務擴張與經濟增長、負債規模與資產規模、政府債務與企業債務、中央政府債務與地方政府債務等之間的關係,也呼喚理念與認識的創新,對於能否儘快將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穩定在中高速水平上的意義也不可低估。 其中,就當前而言,發展戰略方面,發展與穩定之間和經濟質量與經濟增長之間兩大關係尤為重要。對此筆者的觀點是,前者應以發展為先,後者則增長與質量互相促進。宏觀經濟政策方面,貨幣發行與其綜合後果之間和債務規模與資產規模之間兩大關係值得認真研究。第一大關係涉及到現代貨幣理論(MMT)的適用性問題,對此需要有創新性的思維,特別是應將美國有需要就無限量地印錢對全球和我國的影響充分考慮進去。要知道,如果擁有全球主導貨幣美元的美國通過印錢大搞通脹,通縮或低通脹的國家必然要吃虧。至於第二大關係,如果資產負債率(債務總額/資產總額比率)不高,債務規模大並不一定意味著債務風險大,但如果不良資產率高則風險就大。總之,理念和認識上需要消化和創新的很多,經濟研究者當加倍努力。

同時,會議還有不少其他新的或重現的提法,包括「跨周期調節」、「增強宏觀經濟政策取向一致性」、「改善社會預期」、「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防範重點領域風險」等,都意味著今後更為進取與前瞻性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宏觀經濟政策,值得一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