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遇大難題,或投入兩款隧道戰神器,中國可研製同類裝備

雖然在愈演愈烈的加沙戰場上,以色列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但這種優勢是依靠純粹的空中打擊來實現的。空中打擊可以摧毀哈馬斯的據點,也可以壓制哈馬斯的行動,但無法做到徹底清理加沙城內的哈馬斯成員,尤其是隧道中的哈馬斯,這需要地面部隊的推進才能徹底解決。

通過俄烏衝突來看,即使擁有火力強大的現代武器,城市戰仍然是戰場上的最大難題,而其中隧道戰的難度更是超過了巷戰。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用了數十年的時間,打造了複雜的地下隧道網,這些隧道網路四通八達、地形狹窄,有的深至數十米,對以色列軍隊構成了嚴重挑戰,將成為以軍地面部隊佔領加沙的最大阻礙。

儘管有媒體報道稱,以色列投入了巨型鑽地彈來摧毀哈馬斯的地下隧道,甚至還在考慮用水淹和釋放毒氣等,但這些都難以做到徹底摧毀地下隧道的人員。最穩妥的辦法仍然是動用人力逐級清理,才能最終佔領加沙,但這也是傷亡率最大的方法。

隧道戰的難點在於深處地底下的封閉環境中,一切都是未知的,由於缺乏衛星信號,士兵在裡面容易掉向迷路,而且空間狹窄,極容易遭到埋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色列開發了相應的裝備。波蘭媒體防禦24報道了這兩件隧道作戰裝備,它倆曾在9月初在波蘭舉行的MSPO 2023展會上公開過,由以色列拉裴爾公司研發。

第一件裝備是名為「足跡」的系統,它的核心是一個小型定位器,通過帶子固定在士兵腿上,可以在缺乏GPS信號的環境中定位,比如在電梯和地下隧道以及迷宮走廊等封閉的建築物中。「足跡」系統可以輕鬆集成到士兵們的個人設備中,比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通信設備等。

足跡系統

藉助該系統,軍隊指揮官可以清楚地知道地下隧道中士兵們的實時位置(誤差範圍為 2%),還可以將其位置數據傳輸給其他士兵或其它指揮官,讓士兵們在狹窄的隧道中清楚地了解整支部隊所有成員的三維坐標,並導航過去,從而提高他們的態勢感知能力並有助於做出正確的戰術部署。足跡系統可以對敵人「隱形」,讓敵人無法察覺並難以破壞它。

士兵腿上的足跡定位器系統

除了能確定位置,足跡系統還使用了多個感測器來收集數據,通過數據融合演算法和「智能運動演算法」進行處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檢測和分析出士兵的精確運動,並確定其特徵,顯示出他們是行走、跑步、爬行還是蹲伏等。此外,足跡系統還內置「生理感測器」,它可以評估士兵的身體狀況,判斷其是否受傷,可以在其需要幫助的情況下向指揮官發送求援信息。

足跡系統可以在任何地形甚至極端天氣條件下工作,整機能耗低,可連續使用十八小時以上。

足跡系統

第二件隧道作戰裝備是微型四軸無人飛行器 MagicFly Nano 系統,其概念類似於美軍的納米無人機黑黃蜂」,後者已經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而且有著不錯的戰績。MagicFly Nano是一款手掌大小的微型無人機,旨在識別士兵前方的空間,即使在沒有GPS 信號的情況下也能增強士兵的態勢感知能力。它可以自主工作,獨立避開障礙物、繪製房間地圖並檢測那裡的物體和人員。

黑黃蜂

MagicFly Nano

該無人機可以集群運行,還可以與其較小的Nano同類產品連接,以集群方式運行,並在劃分任務後創建特定的空間偵察體系,將數據實時傳輸給操作員。因此士兵可以同時識別建築物中的多個房間,有助於士兵儘快看到地圖的全貌。儘管它的體型較小,但它能夠攜帶多達0.4公斤的有效載荷,可以安裝多個感測器,能夠以3D方式繪製空間地圖(其同類產品Nano無人機只能提供2D地圖)。非常適合在加沙的地下隧道中作戰。

這兩種類型的微型無人機,都能飛行15分鐘。它們的感測器可以實時傳輸接收到的圖像,其解析度可以讓士兵識別出敵人的外貌和所用武器的型號,比如哪款步槍或榴彈發射器。由於它有著不錯的有效載荷,因此經過改裝後,該無人機也能夠用於投放小型手榴彈,或充當自殺式無人機,這個在隧道戰中也非常有用。

從紙面數據上來說,一旦以色列地面部隊大規模列裝上面這兩款裝備,那麼將極大地提高以軍城市戰和隧道戰的作戰效率。而對我們來說,在未來可能會面對武統台灣時的城市戰和隧道戰,因此擁有同類型的裝備至關重要。如果已有同類型的裝備,可以通過觀察以色列軍隊在本次衝突中的實戰經驗來對自己的裝備進行優化;如果尚未列裝此類裝備,那麼也可以進行對等的研製,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