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制定「接管克里米亞計劃」,第一步先拆了大橋

文/黑木

隨著烏軍口中「大反攻」的時間越來越近,烏克蘭軍方和政府內部的樂觀情緒也逐漸到達到巔峰。據cnbc消息,烏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丹尼洛夫,日前宣布了烏軍對克里米亞的安排。

在烏軍「接管」克里米亞後,一共有12個步驟,這已經不是烏方第一次拿出所謂的「接管克里米亞」計划了,早在俄烏衝突之前,該計劃就已經有了雛形。烏政府首先會拆掉克里米亞大橋。這座大橋全程19公里,連接克里米亞和俄本土,關係著物資運輸和人員往來。

從建成起,就極大緩解了克里米亞經濟和地理上的孤立。而且對俄羅斯來說,有了這座橋,就相當於一只手「扼住亞速海咽喉」,因此一直是烏克蘭政府的眼中釘。

去年10月8日,大橋發生爆炸,俄方聲稱是烏克蘭情報機構所為,雙方沒少打嘴炮。不過好在損傷不算太大,經過幾個月維修之後,如今公路部分已經通車,鐵路也問題不大了。可見烏方處心積慮地算計,並沒有給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交通造成多大傷害。

此外,丹尼洛夫還有更多想法,他打算起訴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公務員,讓這些俄羅斯僱員失去養老金等福利。並將2014年後移居克里米亞的俄羅斯人驅逐出境,所有期間的重大交易,比如房地產協議都將無效。這就意味著,烏克蘭政府將完全否定,近十年俄羅斯在當地的存在了。

此外,丹尼洛夫還要給克里米亞重要港口改名,總而言之,變著花樣羞辱俄羅斯,打擊俄羅斯人,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呢?烏方官員的底氣來自所謂的大反攻,但大反攻就能打敗俄軍嗎?

還真不一定,從現在的情況看,對烏軍有利的消息不少,比如西方提供的武器,包括數十輛主戰坦克。豹-2坦克,挑戰者-2坦克等重型裝備已經到貨,在西方訓練的士兵也已經回到烏克蘭,預計會在未來的交戰中佔據一定的優勢。但不利的消息其實更多。

首先是烏軍的步子顯然邁得有點大,不久前,烏軍給剛剛到手的豹-2坦克加裝反應式裝甲,寧願犧牲豹-2的機動性也要玩兒命提高護甲,雖然吹得神乎其神,但這批裝備的真實水平幾斤幾兩,想必烏軍比誰都清楚。

其次,烏軍苦苦支撐了8個月之久的巴赫穆特也守不住了,瓦格納集團已宣告佔領該地區,對烏軍來說是重大失敗。

雖然烏克蘭要收回克里米亞,但當地人或許不會這麼認可烏方的想法,畢竟當地有很多俄羅斯人。近日克里米亞重要城市負責人拉茲沃扎耶夫,就嘲諷丹尼洛夫的計劃「病得不輕」。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烏克蘭想要拿回克里米亞幾乎是痴人說夢,澤連斯基與其惦記克里米亞,倒不如想想烏東四州是個什麼狀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