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烏軍可能要撤離巴赫穆特,專註在扎波羅熱發動大反攻了

文/定風波里

局勢即將發生重大變化!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來了1月25日,距離月底才也只五六天了。距離此前烏克蘭多次宣傳的春季攻勢也已經不遠了!

一、烏軍突然宣布撤離索列達爾,這可能是放棄巴赫穆特的前兆

據多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月25日,烏克蘭軍方發言人謝爾蓋·切列瓦特向法新社承認,經過數月的激戰,其部隊已撤出頓涅茨克州東部飽受戰火的索列達爾市,並沿著該市郊區撤退到預設陣地。至於具體是什麼時間撤離的,謝爾蓋·切列瓦特稱無可奉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俄軍於1月16日宣稱完全控制了蘇勒達爾市。也就是在時隔9天後,烏克蘭軍方終於承認索列達爾的失守。這一表態也等於放棄了之前所謂的「仍在爭奪中」的立場,它可能意味著烏軍有可能做好撤離巴赫穆特的準備了!

目前,從戰場態勢來看,在巴赫穆特地區,23日俄聯軍實現三面合圍後,這兩天繼續向前推進、進展順利。

甚至,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有視頻顯示,在巴赫穆特前線的烏軍說後方的人應該做好準備,前線已經支持不住了。

此外,此前還有消息稱,瓦格納已經進入巴赫穆特市區。有消息稱,巴赫穆特部分烏軍已經準備撤離。

總體來看,俄軍還不言之尚早認為一定能拿下巴赫穆特。儘管現在烏軍已經明確撤離索列達爾,但更關鍵的是:俄軍能否繼續推進,攻佔有利的陣地,並完成對巴赫穆特及雙子城一線的戰略決戰。

二、烏軍有可能聽從了美國的建議,不再打算在巴赫穆特地區消耗大量兵力,開始有計劃撤離巴赫穆特了

此前,當地時間1月21日,據法新社援引美國高級情報官員消息披露,美國建議烏克蘭從巴赫穆特撤軍,並且還給出了3個理由。

一、烏克蘭高層過於重視這座城市,這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最終使得為預期的春季反攻計劃變得困難;

二、就巴赫穆特而言,俄羅斯擁有更多的火炮和軍事資源,即便贏得了這座城市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烏軍最終還會回到自己的防禦陣地;

三、烏克蘭沒有足夠的兵力和資源輪換,過於糾結會影響烏軍在南部發動進攻。

可以說,近段時間,美國媒體已經多次建議烏克蘭撤離巴赫穆特。撤離原因大同小異。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宣稱巴赫穆特戰略價值不足,沒必要消耗兵力,影響春季攻勢。

而考慮到現今已經是1月底了,即將步入2月,且當前番外局勢比較敏感,不僅是烏克蘭政壇發生大地震,而且美國拜登的「文件門」越演越烈,因此現在撤離巴赫穆特,可能大有深意。

畢竟,儘快從巴赫穆特不利局面抽身而退,重新組織攻勢進攻其他方向,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對於澤連斯基來講,這將是最好的穩定器,而對拜登來講將可以轉移國內關注力,甚至進展順利,可以當成功勞來顯擺。

不過,烏軍如果真的這時選擇撤離,對於俄羅斯來講,並不一定就是好事!

因為對於俄羅斯來講,當前更關鍵的是消滅有生力量。如果即將在完成四面合圍之際,讓烏軍成功撤離巴赫穆特,那可能很給是一場重大勝利。

1月25日,普里戈津對巴克穆特戰役的戰略意義作出了回應:攻佔巴赫穆特的首要任務是摧毀城市附近的烏克蘭軍隊,並阻止前線任何方向的任何進攻行動。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所有戰備部隊都被派往巴克穆特,瓦格納摧毀了他們,在其他地區開闢了作戰機會。」

而在過去一段時間,瓦格納遲遲沒有進入巴赫穆特城內,而是在城區周圍輪番進攻逼迫烏克蘭派援軍過來防守。現在來看,烏俄雙方各有所需。

對於,烏克蘭來說,要堅決守住此城,好向西方繼續要援助;而對於俄羅斯來說,暫時不打算入城,目的是不斷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

而現在隨著巴赫穆特作戰包圍圈的縮小,一旦烏軍增援不力或撤離不及時,俄羅斯軍隊和瓦格納、國民近衛軍有可能會全部殲滅被困在巴赫穆特所有烏軍。

但是,如果這時候,巴赫穆特烏軍果斷撤離,並成功撤出的話,對於俄羅斯軍隊來講,無疑是煮熟的鴨子飛了!

而對於烏克蘭來說,首先是西方已經決定加大軍援助,並且還是美國高級官員建議撤離巴赫穆特,這可能是表明,烏克蘭可能會有新的計劃。

畢竟,巴赫穆特的勝負,並不僅僅只是地盤得失的遊戲。它對整個戰爭的局勢將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表現在軍心民心方面。但如果烏克蘭通過在赫爾松、扎波羅熱重新發動大反攻,那麼,將極大轉移巴赫穆特失守的關注度和負面影響。

三、烏軍在扎波羅熱附近集結近四萬名軍人,準備發動反攻,並且持續兩天試圖登陸第伯羅河攻打赫爾松

據俄媒拙劣,當時間1月25日,扎波羅熱州代理州長巴利茨基在「俄羅斯 24」電視台節目中稱:「目前情況比較危險,我們知道,烏軍正在扎波羅熱市地區集結兵力,他們準備發動反攻。我們清楚這一情況,正在準備迎敵。扎波羅熱附近聚有重兵,據各種估計,有近4萬名武裝分子。」

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則重磅消息後,表示不解。畢竟自22日,俄羅斯軍隊在扎波羅熱發動大規模攻勢以來,俄軍一直持續向前推進,並取得重大進展!

然而現在,當地領導人卻稱目前情況比較危險。因此,最有可能的就是烏軍已經做好了撤離巴赫穆特的準備了,進而釋放更多的兵力,以便在烏克蘭南部戰場發動大反攻!

與此同時,緊臨扎波羅熱的赫爾松已經連續兩天開始出現:烏軍在新卡霍夫卡連續兩天試圖強渡第聶伯河。

最新消息顯示,俄國防部指出,俄軍航空兵和炮兵對位於第聶伯河右岸的敵軍連級戰術群發動打擊,摧毀烏軍3艘快艇和2輛步戰車。

此前,俄羅斯赫爾松代理州長表示俄軍仍控制赫爾松75%的領土。並且,基輔當局已將部分軍隊從赫爾松方向調往頓巴斯。他表示:敵人利用相對的平靜,將一些部隊轉移至頓涅茨克前線。

現在在赫爾松州的接觸線上出現了更多的局部戰鬥和炮擊。

種種跡象表明,綜合來看,鑒於近一個多月赫爾松總體局勢相對平靜,戰爭規模不大,以互相中小規模炮擊戰為主,赫爾松的軍事價值直線下降。

但是現在烏軍一連兩天都組織戰士進攻扎波羅熱,這顯然也之前的風平浪靜相比,現在連續兩天攻擊赫爾松。

有可能是意味烏軍開始轉變思路,轉變策略。如果說俄羅斯2023年的戰略之一是全面控制頓巴斯,這個地區也有民心支持。那麼,烏克蘭同樣可能效仿,將軍事戰略重點轉移為2023年的目標是進攻扎波羅熱!

此外,如果烏軍真有計劃在2月嘗試對克里米亞發動大規模攻擊,那麼顯然會俄羅斯軍隊投鼠忌器!

同時,更讓人明白:此前幾天,歐美媒體密集式報道,美國將向基輔提供遠程彈藥。烏克蘭無人機也有襲擊克里米亞的情況。以及年前烏克蘭豪言將在12月或1月攻佔克里米亞,最多2月份攻佔,就並非是不可想像。

四、烏克蘭正在大規模徵兵,甚至是強行性質。這說明烏克蘭出現兵力不足或者準備長期消耗

最近一段時間,俄烏前線,烏克蘭軍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強征、逃役、逃兵現象,這從側面說明烏軍動員潛力有限,民間配合打仗的意思仍需觀察,以及前線出現士氣低迷。

也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烏克蘭開始準備陸續與北約國家簽訂協議,北約國家會幫助烏克蘭從難民中篩選適齡男性返回烏克蘭服兵役。

目前,烏克蘭駐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使館已經開始寫信要求兩個國家提供適齡烏克蘭男性名單了。

顯然,這樣一來,眾多烏克蘭逃離歐洲的難民有可能面臨勸返或徵兵的局面。

而考慮到從新兵到能夠較好適應戰場,至少是需要三四個月,也就是烏克蘭此小豬佩奇大規模徵兵,其實不是說要求他們一朝之內,就要形成可觀戰力!

與此同時,五角大樓宣布其目標是在兩年內將炮彈產量提高500%!

據報道,烏克蘭戰爭爆發前,美國陸軍每月生產14400枚非制導炮彈,但9月份產量增加了兩倍,1月份又增加了一倍。也就是說現在美國一個月的產量是86400枚

更令以關注的是:五角大樓的目標是在兩年內將炮彈產量提高500%,將常規彈藥產量提高到朝鮮戰爭以來的水平,並投資數十億美元來彌補烏克蘭戰爭造成的空缺,並為未來的衝突儲備。

寫到最後

種種跡象表明,烏軍有可能近在最近一周撤離巴赫穆特,並且嘗試在扎波羅熱發動發動大規模攻勢。當然,也可能是虛晃一槍。但不管怎樣,局勢已經即將迎來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