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二戰中立國與德國的曖昧關係,有助於理解今天複雜的世界局勢

阿根廷

阿根廷是德國的親密貿易夥伴,德國人完全控制了該國的重工業和一些農產品加工工業。阿根廷航空成為德國漢莎航空的子公司。德國越洋協會的船隻跨洋運輸乘客和貨物,與在南美洲海岸巡航的德國潛艇保持聯繫。並提供了德國潛艇戰所需的一切:燃料,食品,藥品和備件。納粹在阿根廷組建100多家空殼公司,通過這些公司從歐洲撤出了部分帝國黃金儲備和巨額資金。到1945年,阿根廷的黃金儲備從346噸增加到1170噸。

1945年3月27日迫於國際壓力向德日宣戰,但是阿根廷從未派遣過一名士兵到前線,只是派遣其巡洋艦搜索德國投降後留在南大西洋的潛艇,以及德國的科學家韋恩赫·馮·布勞恩。

戰後,納粹分子通過在羅馬紅十字會辦公室領取護照前往阿根廷。因此,阿根廷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納粹分子:埃米爾·德瓦廷、庫爾特·坦克、雷馬爾·霍滕、阿道夫·艾希曼、約瑟夫·門格爾

阿廷法西斯分子的遊行

阿富汗

德國進攻蘇聯後,阿富汗政府宣布奉行中立政策。然而,這種中立是親德的。阿富汗政府成員都認為紅軍無法長期抵抗「不可戰勝的德國機器」,並希望利用德國可能取得的勝利。多虧了國王的堂兄穆罕默德·達烏德·汗,納粹在戰前不僅成功地在阿富汗經濟中佔據了主導地位,而且還按照德國的模式重組了阿富汗軍隊。喀布爾計劃在德軍佔領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後對蘇聯採取積極行動。由於不想公開他的意圖,穆罕默德只限於秘密命令儲備馬匹、食物和準備對蘇聯的戰爭。

英國和蘇聯密切合作向阿富汗政府提出驅逐所有德國特工的要求,這些特工的活動對盟國的利益構成威脅,並違反了1931年《蘇阿中立和互不侵犯條約》。盟軍利用各種經濟和政治壓力手段迫使阿富汗政府接受其要求,蘇聯扣留了阿富汗從德國購買的阿富汗貨物,而英國則對阿富汗王室發動了宣傳輿論戰。結果,僅僅兩天,德國臣民都被逐出了這個國家。代價是,英國政府向國王的堂兄賄賂2500萬美元

1942年7月,當德國人在高加索地區作戰時,阿富汗當局再次呼籲準備對蘇聯開戰,因為他們認為「蘇聯邊境根本沒有守衛,只有婦女」。阿富汗人多次提出了和德國政治軍事合作的建議。德國在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被擊敗後,迫使阿富汗政府改變方向,在英國和蘇聯外交官和情報人員的努力下,阿富汗在聲明的中立範圍內得以保持。

穆罕默德·哈希姆·汗,1929年至1946年任阿富汗總理。

梵蒂岡

根據1929年的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的主權。到1939年,已有38個國家與梵蒂岡建立外交關係,承認梵蒂岡的中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當時的國家元首庇護十二世(Pope Pius XII)對希特勒採取了綏靖政策,不反對納粹東征。即使在德國和蘇聯佔領波蘭之後,他仍然認為世界大戰將就此結束。直到大屠殺開始,教皇才有了頓悟——他公開譴責了大屠殺。在戰爭期間,教皇呼籲人們對「不和諧的洪水」給予愛、憐憫和同情,並批准了抵抗運動。但最重要的是,教皇擔心盟軍在德國佔領期間轟炸羅馬

《拉特蘭協議》

國防軍和教皇衛隊的士兵。羅馬, 1942

伊朗

伊朗與德國保持著密切的經濟關係。僱用了近1000名德國專家,他們在該國的經濟和管理中擔任關鍵職位。英國人開始指責伊朗支持第三帝國並奉行親德政策。伊朗對英國經濟有著巨大的利益,英國擔心波斯石油公司的阿巴丹煉油廠落入德國人手中。但是伊朗沙阿政府拒絕了反希特勒聯盟的要求,拒絕驅逐德國工人和外交官的要求。對蘇聯來說,親德的伊朗是高加索產油區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和蘇聯對伊朗進行了聯合軍事佔領。1941 年 9 月,英國軍隊被引入伊朗南部,蘇聯軍隊進入北部。伊朗國王被迫退位,轉而支持他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德國在伊朗的特工被英國和蘇聯的情報部隊消滅。1942 年 1 月 29 日,蘇聯、英國和伊朗在德黑蘭簽署了一項聯盟條約,該條約規定盟國尊重伊朗的領土完整、主權和獨立,以保衛伊朗免受德國和其他大國的侵略,為此,蘇聯和英國有權在伊朗維持其武裝部隊,直到戰爭結束後六個月。根據這項協議,組織了通過伊朗向蘇聯運送軍事裝備和材料。1943 年 9 月 9 日,伊朗正式對德國宣戰,但伊朗軍隊沒有參加敵對行動。因此,伊朗不僅失去了中立國的地位,而且成為戰爭的參與者。

蘇聯軍隊在伊朗大不里士。1941 年 9 月

一支由蘇聯BA-10裝甲車陪同的英國後勤運輸車隊。伊朗,1941 年 9 月

根據租借計劃提供的美國飛機正在阿巴丹機場等待轉移到蘇聯。伊朗,1942年

愛爾蘭

總統確定愛爾蘭為非交戰國,但因戰爭而陷入危機,9月3日頒布了緊急立法。它限制了人民的權利,實行宵禁,增加了警察部隊,強制開墾土地,凍結工資,限制工會活動,加強審查制度。儘管愛爾蘭保持中立,但它向盟國提供了間接援助,與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合作,為飛越大西洋提供空中通道,拘留德國戰俘,向盟國提供氣象報告,並作為英國的糧食基地。愛爾蘭志願軍也在英國軍隊服役,並在英國工廠工作。在戰爭期間,愛爾蘭遭受了幾次德國飛機的襲擊,以及愛爾蘭艦隊的襲擊。因此,愛爾蘭的中立地位是一個非常有條件的地位,更接近於一個間接的戰爭參與者,而不是一個中立國家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愛爾蘭首相艾蒙·德·瓦萊拉。

西班牙

1939年9月4日,獨裁者佛朗哥簽署了一項中立法令,但1940年6月12日,中立地位被「非交戰國」地位所取代。1941年6月,由執政黨西班牙方陣的支持者組成的志願「藍色師」在德國與蘇聯作戰,包括封鎖列寧格勒。大約45000名西班牙人通過了她的部隊。1943年7月,西班牙再次宣布中立,1943年10月20日,佛朗哥決定從前線撤出藍師,解散該師。然而,該師給紅軍帶來了許多麻煩,斯大林為了報復佛朗哥,在波茨坦會議上要求盟軍佔領西班牙。杜魯門丘吉爾成功地捍衛了西班牙的獨立,但關於貿易禁運,不得不同意,這將使西班牙陷入多年的經濟危機

東線「藍師」的士兵1942

葡萄牙

1939年9月,葡萄牙正式宣布中立。

葡萄牙的對外經濟平台以一個有600年歷史的英葡聯盟為基礎,該聯盟保證了它對海外領土的保護:安哥拉,維德角,葡屬幾內亞,葡屬印度,澳門,莫三比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葡屬帝汶。1943年,葡萄牙將亞速爾群島的基地租給了英國,使盟軍能夠在大西洋之間的空隙中提供空中掩護,幫助他們追捕潛艇並保護護航隊。

1939-1942年在葡屬印度,果阿,有德國商船利用殖民地的中立性,通過無線電引導德國潛艇前往盟軍的商隊。為了不違反葡萄牙的中立,1943年3月,英國人組成了一批僱傭兵,破壞了敵艦。

在整個戰爭期間,葡萄牙以英鎊為基礎進行貿易和信貸,而不是以黃金結算。到1945年初,英國人欠葡萄牙3.22億美元。直到1944年,葡萄牙從殖民地出售軸心國和盟國的戰略原材料 - 鎢,並且比例相等。應該指出的是,儘管葡萄牙保持中立,1944年,盟軍開始向薩拉查施壓,要求切斷對德國的鎢供應。由於擔心德國海軍封鎖,薩拉查對鎢貿易實施了全面禁運,導致大約10萬葡萄牙工人失業。

自1940年以來,葡萄牙一直在組織歐洲難民中心,葡萄牙幫助10萬至100萬外國人(包括猶太人)離開歐洲。戰爭期間,里斯本被稱為「間諜之都」。與此同時,PIDE(葡萄牙秘密警察)對外國間諜活動保持中立立場,直到葡萄牙國內政治受到干涉。總的來說,葡萄牙在戰爭中倖存下來,沒有任何損害,相反,大大增加了其國家財富。葡萄牙為盟國和軸心國提供貿易服務,其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6300萬美元增加到1946年的4.38億美元。戰後,與西班牙不同,它逃脫了孤立,而且,在著名的馬歇爾計划下得到了美國的援助。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於 1939 年 9 月 11 日切斷了與德國的外交接觸,並於 1941 年 10 月切斷了與日本的外交接觸。雖然沙烏地阿拉伯在官方上是中立的,但它為盟軍提供了大量的石油儲備。與美國的外交關係於1943年建立。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國王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私人朋友。然後,美國人被允許在達蘭附近建造一個空軍基地。1945 年 2 月 28 日,沙烏地阿拉伯對德國宣戰,1945 年 4 月 1 日,沙烏地阿拉伯對日本宣戰。

美國

許多人會驚訝地看到美國在中立國家名單中。然而,這是一個歷史事實。

當歐洲受到法西斯陣營國家即將開戰的威脅時,國會急忙準備一份中立法案草案,根據這項法律,美國不僅拒絕加入交戰國,而且拒絕向它們提供任何物質援助,包括武器和金錢。

富蘭克林·羅斯福也明白,如果他提出交戰,他可能不會連任第三屆總統,因為美國人認為沒有必要捲入戰爭。因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德國司令部還對美國軍隊的低戰備水平,過時的武器感到放心。但是美國政府高官,正在積極討論美國參戰的好處。國防部長史汀生在日記中寫道:「如果德國他們自己攻擊我們,那就太好了。

希特勒發動戰爭後,通過了新的軍事預算,加快了新型武器和軍事裝備的發展,美國工業潛力巨大,很快生產的軍事產品數量就領先於歐洲國家,直到1940年,美國都嚴格遵守中立,僅限於對德國及其盟國的嚴厲批評,避免與德國和日本潛艇發生公開衝突,並堅持與交戰的歐洲進行貿易禁運。

那時英國已經意識到,它需要美國的幫助來充分擊退德國,溫斯頓·丘吉爾決心將美國捲入戰爭。他要求羅斯福到向英國提供物質軍事援助 ,大約50艘舊驅逐艦和數百架飛機。羅斯福尋求修改《中立法》,1940年9月,援助物資到達了英格蘭海岸。這不僅僅是一種善意的行為,而是一項真正的貿易,作為回報,美國獲得了在英國領土上8個軍事基地的權利,為期99年。當貿易隔離被打破時,美國離參戰只有一步之遙。

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

土耳其

土耳其傳統上傾向於德國,1939年10月以來,土耳其人正式採取中立立場。儘管土耳其已經與蘇聯和德國都簽署了和平條約,但雙方都不相信。

土耳其兩次宣布動員部隊並集中在與蘇聯接壤的地方,在德國入侵蘇聯前夕,斯大林絕對相信,如果德國在斯大林格勒取得勝利,土耳其人將加入軸心國並加入與蘇聯的戰爭。在整個戰爭期間,土耳其人仔細監視了所有軍事行動戰場,並專註於最強大的一面,並與之並駕齊驅。

土耳其向德國提供了鉻、銅、鑄鐵和食品,這極大地激怒了盟軍。1944 年 6 月,土耳其允許兩艘德國軍艦進入黑海,引起了盟軍的憤怒。土耳其的這種中立性使蘇聯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蘇聯被迫在外高加索保留一支部隊,

土耳其政策的又一次逆轉。1941 年 6 月 18 日簽署《土耳其-德國友好條約》。

瑞士

瑞士銀行是用德國的黃金建立起來的,這些黃金在德國佔領的國家開採,並存放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的秘密金庫中。

戰爭期間,瑞士從德國獲得了1000萬噸煤炭,占該國需求的41%。瑞士軍隊的大部分武器來自德國。德國人提供石油和食物。德國人和義大利人被允許通過鐵路和航空自由過境任何貨物,甚至包括運送戰俘。

瑞士銀行接受清洗德國人在被佔領國家掠奪的物品(黃金,包括從被毀壞的囚犯身上拿走的黃金珠寶,金冠,眼鏡架,繪畫,歷史文物等)。從1934年開始,在瑞士銀行檢查賬戶後,他們發現了價值25億美元的納粹黃金。德國對瑞士工業產品的供應也以黃金價值計算:機器、武器、魚雷制導系統、工具、軸承、手錶、打火機、藥品、化學原料……對德國和義大利的出口占出口總額的45%。瑞士銀行還為德國人開設了數千個賬戶,他們在賬戶上存放了贓物。瑞士銀行向第三國支付向德國運送貨物的費用。

在戰爭期間,大約有2200名瑞士公民在國防軍和黨衛軍中擔任志願者。根據與德國國防軍的秘密協議,瑞士向德蘇前線派遣了幾個醫療團。還確定瑞士公司曾參與使用戰俘勞工的德國企業。

從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拿走的結婚戒指被熔化了。

戈培爾,帝國銀行行長和黨衛軍集團元首奧倫多夫對用金冠和死去的集中營囚犯的珠寶冶煉的錠。

有了這樣的黃金,納粹在瑞士銀行付款。

瑞典

1939年9月1日,瑞典首相阿爾賓·漢松宣布瑞典為中立國。1939 年 11 月,芬蘭和蘇聯爆發冬季戰爭後,瑞典宣布「沒有交戰」,但實際上已成為芬蘭的主要盟友。它在經濟上和武器上幫助了芬蘭。瑞典和芬蘭在奧蘭海共同布設雷區,以防止蘇聯潛艇進入波的尼亞灣。瑞典志願軍團提供了9,640名軍官和士兵,他們參加了戰爭中最血腥的事件。瑞典「志願」空軍還為25架飛機提供了機組人員。瑞典還提供了芬蘭人在整個戰爭期間使用的大部分武器和裝備,食品、制服和藥品。

德國佔領挪威,瑞典同意德國使用其電話和電報線路。但瑞典設法破譯了德國密碼將傳信息遞給英國。另一方面是,德國傷員通過鐵路穿越瑞典,德國自由使用瑞典的整個基礎設施。

儘管瑞典是一個中立國,但其海上交通受到盟軍和德國人的影響,因為瑞典積極與兩者進行貿易。它提供原材料,在美國和義大利積極購買武器。戰爭期間,瑞典對德國的主要出口是鐵礦石(每年1000萬噸),機械和備件。

德國運輸船將軍隊運送到瑞典領海避難,一直由瑞典海軍艦隊陪同。納粹通過賒賬獲得瑞典貨物的供應,並用瑞典船隻運輸。德國生產的滾珠軸承中有10%來自瑞典。它還提供電氣設備、工具、紙漿、武器和機械。到戰爭結束時,瑞典幾乎所有的工業都為德國服務——瑞典90%的出口產品屬於德國。

瑞典政府對新聞界實行了審查制度,以排除可能「冒犯」德國人的材料,從而危及「中立性」。一些報紙因「違規」而被關閉。

從1940年5月起,波羅的海以外的大部分瑞典商船隊,總共約8000名水手,被租給了英國。在1944年春天到1945年挪威解放期間,美國飛機被允許使用瑞典軍事基地。瑞典海軍在波羅的海襲擊蘇聯船隻的情況時有發生。

直到 1944 年 8 月,瑞典通過瑞士銀行接收納粹黃金。瑞典央行的戰後審計顯示,它在德國戰爭期間購買了59.7噸黃金,其中大部分沒有記錄。戰後,瑞典向荷蘭歸還了6公噸黃金,向比利時歸還了7.2公噸黃金。溫斯頓·丘吉爾,曾指出瑞典無視普遍的道德原則,通過在戰爭期間獲利來愚弄雙方。

瑞典志願軍司令恩斯特·林德將軍和他的參謀長卡爾·奧古斯特·埃倫斯瓦爾德在冬季戰爭期間在托爾尼奧。

冬季戰爭期間的瑞典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