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戰鬥機採購一波三折,又出幺蛾子,究竟還會不會選擇梟龍?

阿根廷是南美實力較強的一個國家,但該國採購戰鬥機的過程堪稱一波三折。此前就有媒體曝出,阿根廷的戰機採購又出了「幺蛾子」,那麼他們究竟還會不會選擇我們的梟龍呢?

阿根廷空軍的更新換代

目前來看,阿根廷空軍的裝備的確到了不得不換的地步。在20世紀80年代的馬島戰爭後,阿根廷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空軍裝備陸續老化失修。目前阿根廷空軍的主力戰機是IA58攻擊機——要知道,這可是一款在現代十分少見的螺旋槳飛機。因此對於阿根廷空軍來說,裝備的更新換代是頭等大事。

阿根廷空軍對於下一代主力機型的要求基本上就是第四代戰鬥機的模板。首先是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一定的抗干擾能力以及電子戰能力;其次是飛行速度突破1.8馬赫,達到超音速巡航的標準;最後就是具備一定的超視距打擊能力,可以兼容世界主流水平的中程空空導彈。

從螺旋槳飛機一下邁到現代的第四代戰鬥機?不得不說,阿根廷空軍雖然落魄了,但還是有幾分雄心的。

而現在世界上第四代戰鬥機的機型倒也十分齊全,從中國的「梟龍」再到俄羅斯的米格-35、美國的F-16,再加上歐洲的幻影鷹獅,甚至韓國的FA-50,都是屬於這個級別的機型。總體來看,阿根廷空軍的性能要求並不算高。

但阿根廷空軍想要升級裝備的難點不在於沒有飛機可選,而是在於「口味太挑剔」。作為和英國打過仗的國家,阿根廷對歐洲國家的戰機顯然是不會考慮的,一旦雙方劍拔弩張,歐洲國家有很大概率與英國「穿一條褲子」,直接斷了戰機的武器供應與保養,到時候恐怕就是白出一筆軍費了。

是否考慮「梟龍」?

對於阿根廷空軍來講,除了歐洲的機型「不敢要」,俄羅斯的米格-35也是「不願買」的類型。原因很簡單,米格-35的航電系統是個尷尬的存在,由於俄羅斯在輕電子領域實在拿不出手,因此俄式戰機現在已經不再是軍火市場的「香餑餑」了。

那麼阿根廷空軍考慮的機型無非就是中國的「梟龍」以及美國的F-16,韓國的FA-50自己都是組裝貨,連自產自研的目標都達不到,因此不具備與「梟龍」和F-16競爭的實力。那麼阿根廷空軍究竟會不會採購「梟龍」呢?

如果拿「梟龍」與F-16對比的話,兩者基本屬於各有所長的水平。「梟龍」的優勢在於造價較低,維護保養成本低廉,航電系統較先進,雷達探測力強。而F-16的優勢在於實戰戰績亮眼,航程略有優勢,超視距打擊能力強。

其實這麼盤點下來,「梟龍」應該是阿根廷空軍更加明智的選擇。作為經濟狀態每況愈下的南美國家,阿根廷的軍費支出極為有限,用來採購先進戰機的資金更是捉襟見肘。據阿根廷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他們這次給空軍的撥款只有6.8億美元。

一架F-16的造價有多少?全新的機型高達8000萬美元,即使是二手的F-16也有2000萬美元的身價。這還是單單計算了飛機本身的價格,沒有把武器、維護線等其餘成本算進去。

而「梟龍」戰機在全世界都有物美價廉的名氣。一架四代機標準的全新「梟龍」,造價只有2500萬美元,而且中國會慷慨地額外贈送飛機的維護線,降低客戶的維護成本。

「梟龍」是更明智的選擇

如果阿根廷空軍拿著這區區6.8億美元購買F-16,充其量只能進口8架左右,然後用剩餘的錢引進導彈、更換部件、維護線等等。但阿根廷的國土面積並不小,達到了278.0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八位,想要用8架F-16完成守護國土的目標,未免有些尷尬。

而購買「梟龍」戰機的話,阿根廷至少可以引進24~26架戰機,直接新增了一支空軍中隊,這才能勉強覆蓋阿根廷廣袤的國土領空。因此如果阿根廷空軍是追求實用主義的話,「梟龍」無疑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而且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美國與英國之間終究存在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上次在英阿馬島戰爭中,美國堅定地執行了「重英輕阿」政策,甚至公開宣稱「美國會確保英國不再經歷蘇伊士運河戰爭般的軍事戰敗,保證其在西半球應有的防務義務與大國地位。」

因此如果阿根廷購買F-16的話,需要想一想會不會步入當年伊朗的後塵。伊朗在上世紀耗費重金引進了大批F-14,結果隨著美伊關係走向冰點,伊朗進口的F-14很快就成了導彈用一枚就少一枚的「一次性戰機」,只能淪為互相拆補零件的「積木空軍」。

而進口中國的「梟龍」就不必有這種擔憂。中國作為秉行獨立自主的大國,不會與任何勢力結盟,因此購買「梟龍」可以保證阿根廷空軍獲得完整而有持續性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