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火箭炮「換回」一技術?讓東風導彈如虎添翼,連美俄都羨慕

事實證明,只有通過合作交流,才能促進國家的發展。正所謂取長補短,通過與別的國家合作交流,不僅能促進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還能提高軍事實力水平。中國就曾經用火箭炮「換回」了一項重要的技術,這項技術讓東風系列的導彈如虎添翼。連美俄都羨慕。這是怎麼回事呢?

導彈在現代戰爭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重視研製、創新和提高導彈技術,特別是東風系列導彈。但實力有限,畢竟中國用幾十年就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道路,不可能每個方面都精通,這需要時間的積累。比如受限於導彈牽引車的承重水平,我國在研製東風導彈的時候就要考慮導彈的重量,這樣一來,研製威力更大的導彈就會受到重量的制約,十分被動。

也許有人覺得,有的國家擁有更高的技術,可以從外國直接引進這種技術即可。實際上,與軍事有關的技術並非想引進就能引進的,有的國家出於安全考慮或者泄密考慮,一般不會輕易把相關的軍事技術出售給外國。很長時間,很多領域的技術都是被西方給壟斷的。就算有的給了,有的國家還會獅子大開口,提出很高的價格才答應把技術分享出來。

不過,也有的國家不吝於分享自己擁有的軍事技術,中國與白俄羅斯的一次交易,使得中國解決了以上的問題。中國雖然在某些方面比較短缺,但也有一些領域的技術是比較先進的,比如中國的火箭炮技術。在世界上屬於先進水平,各方面非常成熟。

當時白俄羅斯看中我們的A-200遠程火箭炮技術,於是就和中國進行了一次交易。白俄羅斯引進中國的火箭炮技術,用於裝置「波羅乃茲」火箭炮。與此同時,白俄羅斯把MZKT-7930重型牽引車技術交給中國。兩者友好合作,各取所需。

這一次交換是一次互補的交換,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技術,皆大歡喜。對中國來說,MZKT-7930重型牽引車技術,能改變對外國技術依賴的局面,能更主動地研製導彈,提高導彈的打擊威力,是一次相當划算的交換。畢竟要突破一項技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十年八年,其中的花費更是難以估量。

比如我們從烏克蘭買到了瓦良格號,才十多年我們就擁有了自己的國產航母。取得如此神速的進步,都是在烏克蘭號原有的基礎上,我們的研究人員再進行改造優化而來。從0到1很困難,但是如果從1到2,那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