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錯失372億大單後,美將領主動為台海局勢降溫,拜登認慫了?

面對中國三大航司的大動作,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自然是歐洲空客,該公司顯然是本次交易中最大的贏家。

在疫情影響下,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明顯的影響,而如今中國三大航司與空客達成巨額訂單,對於空客公司的運行和歐洲的經濟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喜事。

只不過,作為空客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波音公司卻高興不起來。要知道,以往波音可是中國各大航司最大的合作商。

雖然此前中國各大航司也從空客購買飛機,但更多的飛機還是從波音公司採購的,中國也是波音公司的大客戶。

然而如今中國三大航司卻與空客達成了巨額訂單,波音錯失價值372.57億美元的巨額訂單,想必十分懊惱。

但在中美關係越來越緊張,美國對華打壓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中美企業合作減少也是不可避免的情況。

不過這顯然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景象,尤其是在美國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經濟問題越來越麻煩的情況下,波音痛失372.57億大單,更是讓美國十分沮喪。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波音痛失372.57億大單後,美軍高級將領竟然主動為台海局勢降溫,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

眾所周知,美國為了打壓中國,近年來頻繁打「台灣牌」,不僅發表涉台錯誤言論,還與台當局勾連,企圖達到「以台制華」的目的。

然而就在近日,美國參聯主席馬克·米利竟然公開表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攻擊並非迫在眉睫,只是有可能。

據報道,近日馬克·米利接受BBC採訪時被問到是否認為中國大陸會對台灣動用武力,他的回答是:「可能會,應該會,或許會。」

馬克·米利還強調,這些都是台海局勢的關鍵詞。分析人士認為,馬克·米利連續用了多個形容詞,意在強調「大陸攻台」只是一種可能性。

雖然馬克·米利也表示大陸正在發展攻台的能力,但他同時強調,目前美國沒有看到任何「大陸攻台」迫在眉睫的跡象。

這顯然與一直以來拜登政府官員對於台海局勢的分析不同,近來美國頻繁打「台灣牌」,美國官員甚至紛紛預言「大陸攻台」的時間。

而馬克·米利作為美軍最高將領卻表示「大陸攻台」只是一種可能性,目前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解放軍要這麼做,這顯然是在為台海局勢降溫。

不僅如此,馬克·米利的這則採訪還經過了美國和法國等西方媒體的報道,顯然有廣為傳播的意思,那麼美軍最高將領此時放出這一口風,究竟意欲何為?

對此,專家認為原因有二。其一是近期中國針對美國及其盟友干涉台海局勢發出了有力警告,美國顯然意識到了此事的重要性,因此行為有所收斂。

其二是美國當前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拜登政府希望緩和與中國的關係,從而加大中美在貿易領域的合作,以緩解美國的經濟問題。

在此前提下,美國繼續打「台灣牌」絕非明智之舉,所以美軍高級將領才會主動為台海局勢降溫。

而且波音痛失372.57億大單後,美國顯然已經意識到了與中國關係惡劣只會讓美國的企業損失更多利益。

換言之,面對中方在軍事和經濟領域發出的雙重警告,拜登政府顯然已經認慫了,所以才會主動為台海局勢降溫。

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徹底放棄打「台灣牌」,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國家,只要有利於美國的利益,美國隨時可以改變態度。

因此,即使美國當前主動為台海局勢降溫,中國也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但需要提醒美國的是,無論他們使用何種手段,都無法改變一個中國的事實,也無法改變中國必須統一的結果。奉勸美國好自為之,以免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