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空警600上艦做準備,海航陸基模擬著艦,運輸機也能上艦福建艦

本月福建號的下水算是給軍迷們企盼多年的一件大事,交上了一份非常完美的答卷,在關心完航母的建造工作之後,大家的關注點自然就去了艦載機的方向:給新航母準備的新艦載機是否完成了定型開始量產,新的艦載機部隊開始組建了嗎,新的飛行員訓練工作怎麼樣了等等;這兩天,我軍軍媒也從側面回答了一下咱們的這些關心。

我軍軍媒這兩天發布了一則消息,當中提到海軍航空大學組織了一場實戰環境下的飛行比武考核,增加飛行學員高難科目的訓練時間和訓練比重,重點強調了進行貼近實戰的運輸機陸基模擬著艦。運輸機進行模擬著艦訓練這則新聞本身就相當有趣,眾所周知海軍航空兵雖然有自己的運輸機部隊,也有自己的艦載機部隊,但是這兩種部隊從來沒聯繫起來過,前者沒有裝備任何艦載機也不上艦,艦載機部隊目前則沒有固定翼運輸機;那隻能說明,海軍在進行組建艦載固定翼運輸機部隊的準備工作,開始給艦載固定翼運輸機培養飛行員了。

當然,這個運輸機飛行員可不光是為了飛運輸機的,熟悉美軍航母的艦載機編成的就知道,艦載固定翼運輸機與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就是親兄弟,兩者的飛行員都是一個培訓班裡出來的。這則新聞背後所表達的,實際上是我軍正在給新航母配套的空警-600,以及和空警-600同平台的運輸機培訓飛行員,準備組建新類型的艦載機部隊。

這也說明,隨著航母的下水,新艦載機部隊的組建工作也走上正軌了,海軍開始從飛行員訓練上為空警-600等飛機的上艦做準備。所謂的陸基模擬著艦,就是在陸基訓練平台上,完全按照航母著艦所使用的程序與航路,進行模擬降落,航母上如何進行降落程序,就在陸基以完全相同的規格進行,但是最後不鉤掛攔阻索。這也是各國海軍在培訓艦載機飛行員時,為沒有上艦經驗的新飛行員,或者新型號飛機採用的慣常做法,當年遼寧艦服役之前,我軍的第一批艦載機飛行員與殲-15,也是用這種辦法反覆訓練著艦的。

不過從軍媒拍攝的照片來看,這些給空警-600準備的新艦載機飛行員們,目前訓練使用的教練機,依然還是海航大訓練運輸機飛行員用的運-7,而不是什麼新飛機;這倒也很好理解,空警-600還在試飛院進行定型試飛工作當中,還沒能完成定型工作,等定型量產再到交付,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運-7就是在飛行品質等各項性能上,最接近於新艦載預警/運輸平台的飛機,用它來訓練飛行員起降,先打好基本功,也是非常正常的選擇。

畢竟我軍從來都是人等裝備,可沒有裝備還沒定型,人就不訓練的說法;現在先用運-7把程序練好,把技術練穩,將來等空警-600交付了,再補上最後尾鉤掛攔阻索那一下就好了。從航母以及新艦載機服役的時間節點上來說,現在進行飛行員的培訓,也正好是符合節奏的一件事。

空警-600平台的首飛已經過去了挺久,帶著雷達的全狀態試飛也進行了差不多一年了,最遲明年上半年就能開始定型交付;而航母本月下水,舾裝工作預計也就進行一年左右,明年就要展開全面的海試工作,完成了艦體性能測試之後,艦載機起降試驗也得給他安排上,所以空警-600明年底之前差不多就得有成熟的,有初步戰鬥力的飛行員隊伍用。這一批培訓出來的飛行員,正好能趕上接裝首批次的量產空警-600,然後展開機型訓練,進行空警-600的陸上彈射起飛與阻攔著陸訓練,為登上新航母做好全部準備。

很多人可能會感興趣,戰鬥機預警機上航母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給航母準備固定翼運輸機,來佔據寶貴的機庫以及甲板空間。那這裡也需要說明一下,艦載運輸機並不是長期部署在航母上的,而是長期部署在岸上,在岸艦之間穿梭運行的,算是一種沒什麼存在感,但有時候又非常重要的裝備。在美軍航母上,他們主要承擔要員運輸,重要零部件運輸,以及為岸上與艦隊之間提供行郵服務;編隊當中缺少但又亟需的物資,長期海外部署需要發回本土以及從本土發來的郵件等等,這些東西都是要通過固定翼運輸機來進行往返投遞的。在我軍這裡,想來也是要承擔類似的任務。

現在新的艦載預警機已經有了,為空警-600這個新預警機準備的飛行員也已經在訓練當中了,咱們就等著這套新的艦載機組合形成戰鬥力就好了。還有人關心,在福建號形成戰鬥力之前,乃至形成戰鬥力之後,空警-600能不能在山東遼寧兩艦上部署訓練的事情;按照美國人當年做過的相關測試,E-2艦載預警機是可以利用滑躍甲板顯著的縮短起飛距離,實現不使用彈射器起飛的指標的。

考慮到我軍的空警-600在飛行性能上與E-2相似,山東遼寧兩艦的滑躍甲板角度以及可利用起飛距離,都比當年美軍做測試時使用的平台更大更長,將空警-600部署到兩艘舊航母上,提供更好的空情保障能力當然也是可行的。不過這都是未來的事情,我軍這次官宣的運輸機開始模擬著艦訓練,也不過只是其中重要的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