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親自指揮過金沙江,7條木船立大功,拯救紅軍命運

作者:周建偉

1935年4月底,紅軍渡過赤水河,一路向昆明逼近,嚇得滇軍連忙向昆明增兵守衛。然而,剛到昆明邊上的紅軍卻轉向西北,直奔川滇天塹——金沙江而去。

作為軍委縱隊司令的劉伯承,為了部隊能快速渡過金沙江,親率幹部團中的第三步兵營前往金沙江南岸的皎平渡口組織架橋。

先來說說這個幹部團,團長陳賡,開國大將;上干隊隊長蕭勁光,開國大將;政委宋任窮,開國上將;特科營營長韋國清,開國上將;團政治主任莫文燁、團總支書記方強、第一步兵營政委劉道生、第二步兵營政委丁秋生4人,這些全是開國中將。當時還有3個營長,分別是1營的李振亞營長,犧牲於1948年;2營的黃彥斌營長,1937年因病去世;3營的林芳英營長,長征後犧牲在東征途中。

如果這三位營長可以活到授銜時,可能會被評為中將或上將吧!

5月3日這天傍晚,先遣部隊到達離皎平渡口約30公里遠的一個鎮子休息,劉伯承派人到鎮上尋找嚮導,以便第二天可以快速行軍到渡口。

由於外出的戰士打扮成頑軍的模樣,很快就帶回來一個自稱是區公所秘書的戴眼鏡的男人。秘書一見偽裝成頑軍長官的劉伯承,便上前恭維道:長官,我是區公所秘書,不知有何可以效勞?

劉伯承「裝腔作勢」地說道:敵軍快來了,我們是奉命趕到江邊增防的部隊,有勞你明天為我們帶路去江邊。秘書一聽,心中大喜,以為自己攀上了一位大官,只要表現好,肯定少不了自己的好處。

於是就主動獻殷勤,說:「聽說紅軍打算從這一帶渡江,區公所剛剛接到上級命令,要我區把所有船隻燒掉,不能被紅軍拿來渡江。」

劉伯承問:「命令發下去了嗎?船燒掉了沒有?」

秘書如實回答:「還沒有,現在命令還在我手上呢?明天跟你們一起去江邊傳達命令並燒船。」

劉伯承懸著的一顆心落了下來,馬上轉換口氣對秘書說:「船不用燒了。實話告訴你,我們就是要渡江的紅軍。現在你把燒船的命令拿出來,等著好好帶路並找到船隻。」

秘書聽完腿都軟了,本以為可以攀上大官這個關係,沒承想卻成了紅軍的俘虜,很不情願地把燒船命令交到劉伯承手上。

劉伯承雖然意外地截到燒船的命令,但也感到情況緊急。而且還聽說江邊只有兩條渡船,江對岸有個稅務局,守兵是一個保安隊。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劉伯承決定馬上派出一個先遣隊,在秘書的帶領下前往江邊。任務是找到渡江用的船隻,並夜渡金沙江,端掉敵人的稅務局及保安隊,為後續部隊的過江打好前哨。

劉伯承的當機立斷為部隊贏得了時間,當晚一支先遣隊就順利地找到了兩隻渡船,並完成了渡江作戰任務,敵人的保安隊在睡夢中成了我軍的俘虜。

天亮時分,劉伯承帶領的先遣營也趕到了皎平渡口,原計劃由先遣營實施架橋計劃,但實際情況卻是水流過快,根本不可能塔建任何形式的過江通道。

看著奔騰的江水,劉伯承急得直冒汗。為了不影響後續大部隊過江,劉伯承果斷改變過江方案:架橋不可行,改由渡船過江。

但目前只有兩條船,遠遠不夠用,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找到更多的渡船。方案確定下來以後,部隊分頭行動,僅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在江上下游附近又找到5條船。準確地說是5條破船,都是以前廢棄不能用的船,好在都夠大,只要稍加修補還是可以使用的。

劉伯承認為,如果儘快修好這5條船,那麼部隊就有7條船可用,渡江應該沒有問題了。於是,組織部隊搶修渡船,一個下午的時間就把5條渡船全部修補完成。

按照原來的計劃,我長征大軍分成3支,分別從龍街渡、洪門渡和皎平渡過江,劉伯承負責打通皎平渡的通道。現在皎平渡的過江問題已解決,所以劉伯承通知主力部隊的一支可以快速從皎平渡坐船過江。

朱總司令得知皎平渡這邊的情況後,告知劉伯承做好全軍從皎平渡過江的準備。原因是紅1軍團控制龍街渡口以前,所有渡船已經被敵人提前燒掉;林總指揮部隊用盡辦法架設浮橋但卻一直沒能成功,急得林總直撓頭;而紅3軍團在彭老總的指揮下奪取洪門渡以後,同樣也沒有找到一條渡船,好在經過大家的努力架設了一座簡易浮橋,可剛渡過一個團後,浮橋便被衝垮,再也無法修復,彭老總同樣急得團團轉。

劉伯承深知皎平渡口的重要性,馬上成立渡江司令部,親自指揮部隊過江。

為了保證大部隊安全渡江,劉伯承指示陳賡帶領幹部團突襲通安鎮,拿下距皎平渡僅20公里的敵人駐軍點。同時要求陳賡,要不惜一切代價把敵人趕得遠遠的,給大部隊一個安全無憂的過江環境。

陳賡團長不負重託,把幹部團的3個營全用上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血拚,最終把通安鎮的敵人趕跑,佔領了通安鎮。

原定從皎平渡過江的軍委縱隊率先到達並順利過江,紅3軍團在彭總的帶領下,從洪門渡迅速轉往皎平渡,離皎平渡最遠的紅1軍團,衝破層層阻撓於5月7日到達皎平渡。

長征大部隊自5月3日至5月9日,用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日夜不停地用7條木船把近3萬大軍運送過江。紅軍主力部隊之所以可以順利渡過金沙江,劉伯承起到了關鍵作用。

首先是親率幹部團火速前往皎平渡,過程中得知皎平渡口的船還沒有燒掉,馬上組建先遣隊連夜佔領渡口,並控制船隻;其次是積極尋找渡船,哪怕是破船也不放過,找到5條破船後立即加以修復,這成為大軍渡江的重要工具;再者,親自擔任渡江司令,日夜不停指揮大軍有序過江,節省了時間。

紅軍主力包括斷後的紅5軍團全部過江後,一個星期的時間,蔣氏派來追擊紅軍的大部隊,才在薛岳的帶領下到達金沙江。此時,他們不但連紅軍的影子都看不到,而且,沒有一條渡船可用,只能在滔滔江水面前停止了腳步。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