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世界級難題,中國美女總師設計的這款導彈,能讓薩德唉聲嘆氣

圖為女總設計師


軍事技術的變革和戰爭模式的轉變,對國防科技人才提出了全新的需求,當前各國發展高科技軍事技術,都離不開尖端的行業人才,這些人才是一個國家的最重要基石,他們研發的先進技術既能推動軍事武器研究,又能帶動民營企業的技術發展,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源泉,早期中國有錢學森這樣的偉大科學家,如今中國美女總設計師設計的這款導彈,攻克世界級難題,能讓薩德唉聲嘆氣 。


圖為祝學軍


在國慶閱兵活動中,東風17的閃亮登場,引來國內外目光的關注,毫不誇張的說,這款導彈的出現,讓中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全球第二個掌握高超音速導彈技術的國家,並且是第二個列裝這一武器的國家,就連一向以武器技術最先進自居的美國,這次都落入下風,而這款武器能夠問世,卻離不開背後的國防骨幹人才,其中就包括女總設計師祝學軍教授。


圖為東風17


祝學軍教授號稱女版錢學森,她出生於1962年,從小父母就希望她能夠報效祖國,因此起名為「學軍」,由於從小品學兼優,刻苦從嚴,因此在高中畢業後,老師曾建議她報考北大清華等名校,但是祝學軍選擇報考國防科技大學,開始在學校深造軍事理論知識和從事軍事科研工作,1984年從自動控制系畢業後,直接進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學院繼續深造。 1999年,祝學軍以37歲年齡成為某航天型號總設計師,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專業領域人才之一,她的成果主要包括,在錢學森彈道基礎上,建立助推滑翔戰術導彈理論體系,對於國家研發東風17此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器,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於在軍事領域的傑出貢獻,因此國家直接獎勵100萬元,而以祝學軍教授為首的團隊,如今已經發展到30多人。


圖為東風17


祝學軍在職業生涯期間,親自為祖國培養了一支龐大的人才隊伍,先後從她手中誕生了8名指揮師,副總師,以及30多名高端專業人才,成為助推國防現代化發展的動力源泉,東風17導彈為何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器呢?原因是它使用了滑翔體導彈,可以搭載乘波體彈頭,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0馬赫,意味著可以突破現有的所有型號導彈防禦系統。 其產生的深遠影響就是,美國在亞洲一帶苦心建造30多年的反導攔截體系,已經淪為廢銅爛鐵,想要研發這款導彈,除了需要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攻克包括導彈隔熱層,超燃衝壓發動機等一系列複雜的先進技術,除了中俄兩國,美國,法國,日本等科技強國,在這一武器技術上也先後投入了十多年的時間進行研發,可見中國科技水平屬於世界頂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