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嶺哨兵面孔丨當好精武強能的「領頭雁」

18米攀登抓繩上34秒、300米障礙3分10秒、5公里武裝越野21分13秒……

在總隊機動某支隊創破紀錄牆上,中隊長小李的名字赫然佔據榜首。近年來,李隊長先後10餘次執行專項安保、比武演練等重大任務,榮立三等功2次,所帶單位在各級考核、比武中多次名列前茅,被支隊評為「四鐵」先進單位。

01 「超越」:志氣成底氣

當戰士是優秀士兵,在軍校是優秀學員,成為幹部後是優秀指揮員……李隊長從入伍第一天就立下志向,要做一名不斷超越自己的合格軍人。這份志氣讓他在軍旅路上有了常人難得的光彩,也有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每次訓練,戰友練100個俯卧撐,李隊長就練150個;戰友徒手跑3000米,他就綁上沙袋負重跑;戰術動作不夠快,他就「泡」在低樁網裡練匍匐,即使劃破皮肉、鮮血浸染仍在堅持……

2015年6月,剛從軍校畢業的李隊長被推薦參加支隊軍事尖子比武競賽。在此之前,他沒有參加過任何比武。時隔多年,李隊長回憶起那次比武仍然記憶猶新:沒有集訓、沒有預賽,一開始就緊張刺激。

「軍事素質硬,上了戰場才有底氣。」與支隊中的頂尖高手過招,李隊長沒有絲毫退縮。每項課目他都付出了超常努力。18米攀登抓繩上,儘管手臂肌肉撕裂,但他仍然咬牙堅持比賽。那次比武,李隊長身上新添了幾處傷疤,卻打破支隊多項紀錄,取得幹部全能第一的好成績。

02 「創客」:苦練變巧練

上任之初,李隊長要求大家一周三趟5公里,就寢前「3個100」輔助訓練,周末抽出一天加練體能……半個月下來,成績沒見提高,傷病員卻增加不少。

李隊長暗下決心:必須儘快制定解決措施!此後一段時間,他主動向業務股室報告、向體能教員請教、向專業書籍學習,嘗試把訓法從「苦練」向「巧練」轉變,創新出「信息資料庫」「訓練走勢圖」「花樣體能套餐」等符合官兵個人特點的訓法。

苦練變巧練,功到自然成。上等兵黃俊才嘗到了甜頭。李隊長從黃俊才的訓練成績走勢圖中得出結論:肺活量、協調性、柔韌性較好,腿部力量偏弱。「杠鈴深蹲是增強腿部力量的最佳課目,配合高抬腿能刺激下半身肌肉神經。」為此,李隊長根據火爆全網的《本草綱目》給黃俊才設計出負重健身操……前不久,黃俊才在大隊組織的軍事通用五項考核中名列士兵組第二名。

筆者了解到,李隊長秉承「巧」的練兵思維,先後創新出20餘種訓練方法,不少方法在支隊得到推廣,成為名副其實的軍營「創客」。

03 「衝鋒」:排頭起表率

李隊長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自己站排頭,戰士訓練才肯吃苦頭。」

每次訓練,他總是站在隊伍排頭,率先垂範當標兵。一次,支隊組織軍事體育運動會,他也是第一個報名。在單杠卷身上課目中,只見他上杠、懸停三秒、開始拉杠。

40、41......儘管手上血泡磨破鮮血直流,可李隊長還在不停地做著。直到筋疲力盡才肯下來,最終成績55個,令戰士們欽佩不已。

不僅如此,筆者在訓練場看到,搞攀登、練擒敵、越障礙,每次都是他打響「第一槍」。戰術訓練,他和戰友一樣每天上百次撲倒在地,身上常常新傷壓舊傷;武裝越野,他拽著最後一名隊員跑,不讓一人掉隊。

「來無影、去無蹤,如閃電、似清風……」一首《偵察兵之歌》,唱出了偵察兵的血性膽氣和過硬本領:從百里滇池到密林深處,從化工廠房到一線救援,處處留下了李隊長苦練精兵的足跡,見證著他矢志打贏的追求和擔當……而李隊長帶頭衝鋒的身後,一支新型偵察力量正在闊步前進。

猜您喜歡

策 劃:余仕勇

監 制:董兆昕

主 編:楊 璽

編 輯:曾玉峰 劉正綱 羅志成

校 對:李晨浩

作 者:鄭祥權 彭鵬程

來 源:本號原創

期 刊:1792期

投稿郵箱:ynwj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