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歷史以來最大的 5 艘戰列艦 直至21世紀依然是最大的

對於戰列艦來說可悲的是,戰列艦統治海洋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它們根本不是為了對抗航空給海戰帶來的衝擊而設計的。上一次在戰鬥中使用戰列艦是在 1991 年,在沙漠風暴行動期間,當時密蘇里號航空母艦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然而,即使在今天,看到這些戰列艦中的一艘,也足以讓任何海戰愛好者感到震撼。這些戰列艦放在今天仍然很強大,如果需要的話,很容易從它們今天的博物館轉變為戰鬥形態。這些戰列艦都來自 20 世紀,任何人會感到驚訝當初的造船水平。

1. 大和級(日本)

大和級戰列艦被專門設計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戰列艦,直到今天它們仍然擁有這個稱號——尤其是因為沒有人再建造它們了。

大和級戰列艦1941年下水實驗

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滿載時排水量超過 71,000 長噸,大和級仍能以 27 節的速度巡航。日本這種類型的戰列艦隻有兩艘,大和號和武藏號,都被美國海軍飛行員擊沉。

2.愛荷華級(美國)

愛荷華號戰列艦 (BB-61) 在火力演示期間從右舷發射 Mark 7 16 英寸/50 口徑火炮的船首視圖

儘管與 57,000 多噸的大和級相比相形見絀,但美國在二戰前首次生產的愛荷華級戰列艦並不是為了對抗這樣的龐然大物而設計的。他們應該與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作戰。因此,這些強大的船隻可以以超過 32 節的速度航行。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愛荷華級壽命非常長。隨著一些電子設備和武器的升級,它們的使用壽命一直延長到 1990 年代才退役。

3.俾斯麥級(德國)

德國海軍的俾斯麥級戰列艦僅比美國愛荷華級戰列艦略小,為 51,000 長噸,使其成為歐洲國家使用的最大戰列艦。德國海軍只成功建造了其中兩艘,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這兩艘都在二戰期間被英國皇家空軍擊沉。

俾斯麥級 拍攝於1940 年

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都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它們於 1940 年和 1941 年服役。俾斯麥號進入大西洋突襲盟軍航運,但在 1941 年唯一一次行動中被擊沉。提爾皮茨號從未前往大西洋,而是成為波羅的海艦隊的核心。提爾皮茨號於 1944 年沉沒。

4.先鋒級(英國)

拍攝於大約 1946-1948 年 皇家海軍先鋒級戰列艦

先鋒級在二戰結束後的 1946 年服役。這讓 先鋒級成為皇家海軍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也是有史以來最後一艘下水的戰列艦。俾斯麥級僅在規模上略勝一籌。

二戰期間,英國皇家海軍已經建設了獅子級戰列艦,但規劃者意識到它們要等到戰爭結束後才能完成。他們決定把他們擁有的獅子級的東西拼湊起來,用第一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的火炮裝備它。儘管戰爭結束了,但它是一艘快速而堅固的船。

5.黎塞留級(法國)

黎塞留號在美國改裝後 拍攝於1943 年 9 月

法國在二戰爆發前就開始建造黎塞留級戰列艦,但只有黎塞留級及時完工。另一艘黎塞留級的讓·巴特號尚未完工,但隨著法國淪陷於納粹手中,兩艘船都逃往非洲的法國殖民地。在非洲殖民地被親美法國人控制後,兩艘戰列艦也被控制了。黎塞留被送往美國進行維修和升級(它在維希政權的控制下遭到英國戰鬥機的襲擊),後來在英國艦隊服役。讓·巴特最初在盟軍入侵北非期間與盟軍作戰,但不久後叛逃。美國沒有試圖完成它的建設,直到 1955 年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