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國航母舷號從16開始?003型為何叫福建艦?004型又會起啥名

嘿,這裡是辣條

前不久福建艦下水,這是我國第三艘航母,也是第一艘帶彈射功能的航母。

003下水了,喜新厭舊的大豬蹄們又開始催生四胎了。

所以關於004,就成了熱議的話題。那麼004會落戶誰家呢?

這裡提一個有意思的小梗,福建艦的百科顯示是滿載8萬餘噸。

這個「余」字就非常的有靈性了。

看下這張圖,你瞬間秒懂。不得不感慨語言文字的藝術。

所以這個余字,就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熱烈討論。

我們完全有能力,余個2萬噸出來。

前有案例,055說的是6萬多,結果滿排成了八萬多。

福建艦下水,眾人致敬老兵

這兩天一條信息衝上了熱榜,內容是祭拜逝世的老海兵。

只是這個祭拜的地點和方式都不太一樣。

地址是在英國聖約翰墓園,他們祭拜的對象是北洋水師水兵,祭拜物品是航母照片。

根據介紹每次有巨艦下水,當地的一些留學生都會前去祭拜。

表達對英勇獻身的先烈們的敬意。

這些埋骨已故他鄉的先輩,其實1881年到1887年,北洋水師旗下的官兵。

他們前往英國,是為了接收購買的軍艦,開回國內,壯大海軍實力。

結果因為一些原因,最後客死他鄉。

根據報道中顯示,這些墓碑全部採用中式花樣,碑朝東方。

寓意大家都懂。

就海軍歷史而言,近代海軍的歷史是屈辱的。

雖然擁有強大的堅船利炮,可已經阻擋不了被全殲的命運。

一百三十多年了,如今我們的海軍,絕對可以傲視群英,無人敢隨意挑釁。

也不是他人架著幾艘小破船就能耀武揚威的時候了。

那些留學生將照片和鮮花,擺在墓碑面前,即是告慰先烈,也是強大自豪的表現。

想起來兩句詩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家祭無忘告乃翁。

不僅是在國外,在國內也一樣,不少網友祭拜,向先烈通報好消息。

曾經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都在一一實現。

為何16開頭?航母編號揣測

說完了告慰先烈,那就說說這些戰艦的來意。

古之今來,凡事都有個出處,意義。

航母這種大國重器,自然也不會是隨意命名和下水的,都是有講究的。

目前我國3艘航母,遼寧號、山東號、福建號。

都有其不同的含義。

第一艘編號16,遼寧艦

這個16,眾多網友一直認為是前前後後折騰了16年,才成功,所以編號為16。

表面情況確實是如此,但正是因為表面情況,所以辣條才不認同。

太隨意了,沒一點內在含義,不符合大國重器的意義。

所以要想弄明白含義,就需要結合我國近代歷史,就會發現,恍然大悟。

其中都有著很深厚的歷史韻味,也是海軍的一部復興史。

近代我們擁有4大水師,分別是北洋、南洋、福建、廣東。

雖然裝備上很強,但實際打起來,卻不堪一擊。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這4大水師。

廣東水師1664年成立,主要負責南海防務,大小船隻400餘艘,不過大多數都是木質船,火力也很弱。但兵力最強,巔峰時刻2萬人。

關天培林則徐鄧廷楨等著名人物,都是這支艦隊的。

1884年張之洞接手,廣東水師擁有戰艦37艘,總噸位超1.1萬。

主力艦是三艘巡洋艦,廣甲、廣乙、廣丙,排水量1300噸。

不過後來前兩艘在甲午海戰中被炸毀了。

廣丙號就挺恥辱的,威海衛海戰中居然被俘了,還被編入小日的海軍序列。

1909年廣東水師,被編入遠洋艦隊和長江艦隊,編製就此宣告終結。

福建水師左宗棠領銜1866年籌辦,1879年正式成立,擁有67艘船隻,其中戰艦48艘,排水量合計超1.1萬噸。

主力戰艦「楊武號」,是我國近代第一艘自製的蒸汽動力巡洋艦,1871年4月23日下水。

它是四大水師中唯一一個擁有自己的船政工廠,1884年,中法馬尾海戰,主力全軍覆沒。

1909年,剩餘力量被合併重編到巡洋艦隊和長江艦隊,福建水師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南洋水師1875年開始籌辦,1887年正式成軍,主力戰艦17艘,合計約2萬噸。

綜合實力僅次於北洋水師。

南洋水師是唯一一個擁有自己培訓學校的艦隊。是位於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民國後改為海軍軍官學校

文壇大家魯迅兄弟曾經就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值得注意的是,南洋水師是近代史上唯一一支有海戰打贏記錄的艦隊--鎮海保衛戰

1909年,剩餘力量被編為長江艦隊和巡洋艦隊,南洋水師退出歷史舞台。

北洋水師,1875年籌備,1888年正式成立,李鴻章統轄。

戰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合計噸位超過4萬噸,官兵4000餘人。

亞洲第一,世界第九。

艦隊中最有名的就是7鎮8遠15艦

「七鎮」,指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鎮海。

「八遠」指定遠、鎮遠、經遠、來遠、致遠、靖遠、濟遠、平遠。

主力艦定遠號、鎮遠號,排水量都是7335噸,是四隻艦隊中唯二的鐵甲艦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在劉公島抵擋7次進攻後,主力全軍覆沒。

1909年,剩餘力量被編入巡洋艦隊與長江艦隊,北洋艦隊不復存在。

7鎮8遠這15艘艦,是當時晚清最強的戰艦,也是亞洲最強的,他們合計噸位就超過4萬噸。

搭載超2百門炮,超30枚魚雷

所以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明白了16這個數字,從何而來。

那麼我們航母從16號開始也合情合理,然後17、18、19……延續下去。

不忘恥辱,厚積薄發,復興海軍,馳騁大海。

編號理順了,三艘航母的命名透過歷史去看也就明了啦。

004型會叫什麼名字呢?

近代眾多海戰中,甲午海戰是最著名的,爆發的地點就是渤海黃海

1894年7月25日開戰,遼寧號正是2012年9月25日服役。

第二艘山東艦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9年12月17日服役。

山東威海衛正是北洋水師的成立地,成立時間1888年12月17日。

瞅瞅這時間,你說巧合,誰信啊。

第三艘福建艦,2022年6月17日下水,服役應該是一二年後的事情。

1872年4月23日「楊武號」下水,1884年8月23日馬尾海戰爆發。估計服役的時間會相差不多。

而且福建艦17日下水這天,也是特地選的。

所以,第四艘航母花落誰家還用說嗎?

當然除非中間出現大變數。

要說是江蘇艦,也不是沒有依據,南洋水師的駐紮地之一就是南京,況且那邊還有近代第一所海軍軍校。

為什麼說廣東艦可能性最大呢?

因為南海

遼寧艦和山東艦,正好形成了拱衛京師之態。

福建艦遙望灣灣,百十海里,幾分鐘就開過去了。

唯獨,南海區域,那麼大地盤,沒一艘大國重器壓著,那邊的地頭蛇容易飄。

所以不管是從戰略意義,還是實際的整治意義,那邊都是最優選。

其他省份命名航母的可能性?

圈內有個調侃之語「早提早退役,晚提核動力」。

到底誰會是第一艘核動力航母,還真不好說。

而且,航母也不可能多造,滿打滿算也就十來艘。

首先內陸省份,自然是別想了。沿海省份有的也摸不到了,比如廣西和海南。

這兩省份已經有了兩棲攻擊艦,就可不能再命名航母了。

所以內陸省份,倒是可以議一下,第三艘兩棲攻擊艦會是誰的。

兩棲攻擊艦也叫直升機航空母艦輕型航空母艦,能攻擊,能運人,能運裝備。

排水量也不低,海南艦、廣西艦達到了4萬噸。

至於余多少,全靠大家去猜測了。

這個噸位就是一艘航母的配置,法國戴高樂航母就是4萬噸。

海南艦2021年4月23日服役,注意4月23日這個時間是我們近代第一艘自製的蒸汽式巡洋艦「楊武號」的下水時間。

【辣條原創搬運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