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在水下發射導彈時,如何防止海水倒灌?辦法其實很簡單


圖為潛射導彈發射

現在很多的潛艇都具備在水下發射導彈的能力,但核潛艇在水下發射大型導彈時,如何防止海水倒灌?這個辦法其實很簡單:如果想要知道現在的潛艇究竟會用什麼方法來確保自己在水下發射導彈時不會導致海水倒灌進船體內部。

圖為發射當中的潛射洲際導彈

首先,相當一部分的潛艇會使用魚雷管將導彈發射出去,這些導彈在被當作魚雷彈射出去之後會自動調平和上浮,並且在到達水面之後才會繼續進行第2次的點火工作,而類似於洲際導彈核潛艇那樣的大型核動力潛艇,那就乾脆把整個發射管完全密封起來,只要導彈發射的時候不出問題,那麼進水就讓它隨便進好了。

圖為剛剛出水的洲際導彈

但對於那些戰略核潛艇來說,每一枚洲際導彈的發射都意味著這艘潛艇的重量在瞬間降低了幾十噸,如果在導彈發射以後,不往潛艇的內部進行注水,那麼隨著導彈發射的次數越來越多,潛艇也會變得越來越輕,甚至可能在潛艇將所有的洲際導彈發射完畢之後,會因為減重過度而導致這艘核潛艇根本沒有辦法沉下去,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那些保存和發射洲際核導彈的核潛艇是不會在意自己的洲際導彈發射管在發射後會不會被海水淹沒,因為這就是它們所期待的。

只是,海水具有腐蝕性,這意味著這些核潛艇並不能夠在導彈發射之前讓海水進入發射管的內部,並且對導彈進行腐蝕,所以絕大部分洲際導彈核潛艇在發射導彈之前會對導彈發射筒內部進行加壓,而這種加壓不僅能夠讓,導彈發射筒內外的氣壓和水壓相對平衡,從而讓潛艇能夠順利打開發射管的主防護蓋,而且還能確保主防護蓋打開以後,內部的防水覆蓋膜不會因為外部的高水壓而被徹底撕毀,從而確保導彈在發射之前整個筒體內部依舊保持著良好的防水狀態。

圖為正在發射的洲際導彈

但這一切在導彈發射以後,都變得不再重要了:因為現今的絕大多數潛艇都使用熱發射技術來幫助他們在水下發射大型導彈,這意味著,發射筒內部的設備在被海水淹沒腐蝕之前,首先就已經過了一遍導彈的高溫尾焰,並且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會被徹底燒毀,接下來海水會對他們造成怎麼樣的腐蝕都不會對這些設備的運行狀況造成什麼影響。

而這也意味,絕大多數發射洲際導彈的大型核潛艇,在將導彈發射完畢之後,其發射筒內筒不是要完全要進行更換,那就必然需要進行全面大修,至於海水在此後對發射桶內部結構進行的腐蝕,很可能都沒有發射導彈瞬間達到幾千度的高溫火箭尾焰燃燒來得厲害,再加上核潛艇在發射導彈後,同樣需要在發射桶裡面注入海水已以自身進行重新配重,所以,發射管是否進水,對於現在的洲際導彈和潛艇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