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7月,由斐迪南·馮·齊柏林設計,德國社會航空促進公司(齊柏林本人創建)製造的世界第一艘硬式飛艇LZ-1號攜帶五名機組人員從博登湖上的浮動機庫起飛。
LZ-1號在17分鐘的航行中雖出現了不少故障,但最終完成了測試任務。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齊柏林不斷改進硬式飛艇建造技術,並陸續成功試飛一系列LZ飛艇。
1900年7月LZ-1號正式起飛前停靠在博登湖上的浮動機庫內
LZ系列飛艇的成功試飛,標誌著飛艇這個人類第一種可控飛行的航空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之後,用相似方法建造的結構相近的硬式飛艇一般統稱為「齊柏林飛艇」。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和他們的飛機
3年半後的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完成了首次固定翼飛機的可控持續飛行試驗。在20世紀初期的近代天空中,迎來了兩位同台競爭的對手:硬式飛艇與固定翼飛機。
1915年,布魯塞爾上空的德軍齊柏林飛艇
一戰爆發為飛艇和飛機提供了絕佳的表演舞台,一戰早期,德軍裝備的大量齊柏林飛艇在執行遠距離高空轟炸和偵察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時的固定翼飛機發展腳步卻十分緩慢。
1916年德國空軍的福克E.III單翼戰鬥機
1915年7月1日,德國空軍維特格中尉駕駛裝備「射擊同步系統」的福克M.5K單翼戰鬥機擊落第一架協約國飛機,隨之而來的「福克式災難」使參戰各國意識到飛機將是空戰的決定性武器,固定翼飛機迎來了飛速發展,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身結構等方面有了顯著進步。
相較之下,齊柏林飛艇卻漸漸淡出了軍事舞台,一戰中被協約國擊落及受天氣影響損失的齊柏林飛艇達到80多艘。1917年,斐迪南·馮·齊柏林逝世。
1930年代初,飛行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上空的「齊柏林伯爵號」
一戰後德軍軍用和大型飛艇研製被嚴格禁止,但在齊柏林飛船公司董事長雨果·埃克納等人的不懈努力下,1925年後,齊柏林商用飛艇業務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1934年,「齊柏林伯爵號」從德國至巴西的航程表
從德國腓特烈港到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飛艇票價為1500帝國馬克(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接近7萬元),不過物以稀為貴,什麼時代都有彰顯身份不差錢的客人。
在民用航空尚未成熟的年代,「齊柏林伯爵號」的成功運營將德國至紐約4天的輪船航程縮短到50個小時,豪華客艙、觀景平台和高級餐廳為旅客提供了極佳的旅行體驗,也為DELAG和齊柏林飛艇公司帶來了巨大收益。
1931年齊柏林飛艇公司開始設計製造史上規模最大的飛艇「興登堡號」,其得名於德國前總統「保羅·馮·興登堡」,照片中位於腓特烈港的齊柏林飛艇公司正在建造「興登堡號」的金屬骨架。
工人們正在安裝「興登堡號」的動力:戴姆勒賓士DB602 V16柴油發動機
「興登堡號」建造工程持續了近5年,1936年初飛艇終於完工。圖中在腓特烈港的巨大建築廠房中,「興登堡號」的建造進入收尾階段,工人們正在對船體表面材料進行化學處理。
1936年3月4日,「興登堡號」載著87位乘客完成了首航測試,其中包括齊柏林飛船公司董事長雨果·埃克納、一戰期間德國空軍的飛艇指揮官、齊柏林公司的8位飛艇船長。照片中首航的「興登堡號」艇身上印有奧運五環(1936年8月第11屆夏季奧運會將在柏林舉行)和飛艇編號「D-LZ129」。
1936年5月9日「興登堡號」在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海軍機場降落前,一架美國海岸警衛隊飛機正為其引導護航。
1936年5月9日,「興登堡號」在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海軍機場降落,為使巨大的艇身在著陸時保持平穩,飛艇會向下排水進行緩衝。此時的船體上已經寫上了它響亮的名字「Hindenburg」。
位於「興登堡號」船身下部的客艙有上下兩層,寬14米,長20餘米,豪華的住宿、餐飲、觀景、娛樂、工作閱讀房間一應俱全,彷彿一艘豪華空中郵輪(高檔飛屋環遊 )
1936年「興登堡號」上的現代化廚房
1936年,正在「興登堡號」餐廳中就餐的乘客
「興登堡號」餐廳彩色照片(博物館復原場景)
「興登堡號」的觀景平台,美不勝收的窗外風景一定讓這些乘客心曠神怡,感覺物有所值了
「興登堡號」上的吸煙室,乘客們最愛去的場所之一
「興登堡號」上的寫作閱覽室
「興登堡號」酒吧的酒水單
旅客在飛行途中的餐食是免費提供的(價格包含在機票內),但是去酒吧點酒需要自掏腰包。按當時帝國馬克的匯率:大概2.5帝國馬克兌換1美元,1盎司黃金(31.1克)35美元(金本位時代),粗略換算一下1帝國馬克約等值於0.355克黃金。酒單上普通一杯雞尾酒1.5帝國馬克,約等值於0.53克黃金,按現在的黃金價格380人民幣/克(2020年11月25日),這杯酒200元人民幣(純屬娛樂)。
「興登堡號」上的休息區,角落裡有一部鋼琴
正在娛樂的貴客們
1936年5月9日,降落在萊克赫斯特海軍機場的「興登堡號」
「興登堡號」的機頭固定在地面的移動系泊塔上,在天氣適合時,這是飛艇最常用的停泊方式。
1936年5月9日,「興登堡號」準備駛進萊克赫斯特海軍機場海軍的飛艇機庫,龐大的機庫是飛艇擋風遮雨避陽光的理想之家。
「興登堡號」和它在萊克赫斯特海軍機場的家,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晰看到艇身右側後部的兩組螺旋槳
從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起飛的「興登堡號」
飛越紐約曼哈頓
停泊在萊克赫斯特海軍機場的「興登堡號」
1936年8月8日,從德國駛往萊克赫斯特機場的「興登堡號」,飛過紐約曼哈頓上空,前景是1931年落成的當時世界最高建築紐約帝國大廈。
1936年8月,第11屆柏林夏季奧運會主體育場前的「興登堡號」,成為亮眼的柏林活動地標
1936年,飛行在美國波士頓上空的「興登堡號」
照片拍攝於1937年5月6日,「興登堡號」正飛行在曼哈頓上空
1937年5月6日飛行在曼哈頓上空的「興登堡號」,數小時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將要降臨
1937年5月3日,「興登堡號」從德國法蘭克福起飛,開始它的第63次航行,目的地依然是熟悉的美國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海軍機場。誰也未曾料到此次旅行將是這艘時代之星的絕唱。
1937年5月6日,抵達萊克赫斯特海軍機場的「興登堡號」正準備降落,由於當地的雷暴天氣,它的降落時間被推遲了數小時。
5月6日晚7時25分左右,在「興登堡號」降落至距離地面200米高處意外發生了,飛艇尾部突然起火
尾部突然起火併迅速蔓延的「興登堡號」
易燃的鋁合金框架加上氣囊內巨量氫氣泄露,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興登堡號」便燃燒成火球並快速墜向地面
「興登堡空難」共造成35人死亡。在這艘空中郵輪消失後,飛艇航運業務遭受了巨大打擊,質疑飛艇安全性的呼聲越來越高,旅客人數急劇下降,隨著水上飛機在大西洋航線上的登場,在1939年歐洲戰事爆發前飛艇已基本退出商用市場。
1940年5月德意志國防軍奉命拆除了齊柏林飛艇公司在法蘭克福機場的機庫設施,為這個飛艇時代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