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央視報道了我國艦載戰機飛行員的搖籃--海軍航空大學的採訪,殲-15艦載機改進型疑似露面,並且有一個細節裝置引發國內外熱議。
有軍事愛好者觀察到,視頻中有兩架殲-15蓋著迷彩布罩,但是在近距離特寫照中,畫面右側蒙著迷彩布的飛機暴露了前起落架斜撐桿和彈射掛鉤。對此國外社交媒體上一個專註於中國航空航天的專家賬號表示,視頻中出現了3架殲-15艦載戰機,其中兩架灰色塗裝的其中一架可能是傳聞已久的殲-15T原型機。
早在2017年就有報道指出,殲-15在黃堤村首次由陸上電磁彈射器成功彈射起飛。殲15T和殲-15的區別在於,由於彈射起飛時彈射鉤施加的加速度極高的巨大牽引力,彈射版殲-15需要重新設計整個前起落架並加強機身,所以其前起落架更加粗壯,減震液壓支柱更長更寬。
在扭力臂前端還加裝了彈射掛鉤,後端增加了止滑桿接頭。而且新的前起落架還具有緩衝支柱形成調節能力,彈射時降低讓掛鉤能夠勾住滑塊,在甲板盡頭脫離滑塊時伸展前起落架,提高機翼升力。
目前我國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都是滑躍起飛/阻攔降落方式。而外界多次盛傳,我國下一代航母可能採用彈射裝置,由於馬偉明團隊在電磁彈射技術方面的成就,航母裝備電磁彈射裝置是水到渠成的事。而裝載了電磁彈射裝置的美國福特級航母卻走錯了路,到現在仍然故障不斷,為何非要發展彈射起飛航母呢?
事實上,和彈射起飛相比,滑躍起飛降低了航母的造價和複雜度,而且還能減輕艦載結構承重。但是滑躍起飛依賴大推重比發動機,對起飛重量有所限制,所以艦載機的載荷也就減少了,同時效率也也沒彈射起飛那麼高。殲-15能夠彈射起飛的話,將顯著增加其燃料、武器等戰鬥載荷,進一步提升艦載機的作戰能力並擴大其作戰範圍。
馬偉明
對此俄羅斯媒體軍事網站「topwar」指出,電磁彈射系統將讓殲-15艦載機在海上重獲新生。目前殲-15是中國唯一的艦載機,隨著中國首艘裝有彈射器的航母艦載接近完成之際,他們後續可能還會發展出彈射版的FC-31,但也有可能發展出新的無人艦載機編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段報道簡略提及了換裝的WS-10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