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網站石英報道稱,曾經全球最大的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公司正捲土重來,計劃在紐約交易市場上市募集資金。該公司既定的任務是:恢復美國完整的稀土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當前,中國是全球稀土行業不容置疑的主導者。
報道稱,美國曾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產業鏈,但是在上世紀末的競爭中完敗於中國,MP Materials公司也不得不在2002年被迫關閉,2015年所有者宣布破產,經過重組之後正在緩慢地開始運營,在紐約交易所上市是他們邁出的關鍵一步。
眾所周知,稀土被稱為現代科技的「潤滑劑」,對新興科技以及尖端軍事科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最形象的一句話是,如果沒有稀土,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軍工廠將不得不停止生產F-35隱身戰機。
是什麼讓美國在稀土產業中從領先地位落後到被中國「卡脖子」?
上世紀的稀土產業霸主,淪落到目前地步,不僅僅是目光短淺那麼簡單。在上世紀,稀土的重要程度並沒有今天看到的如此巨大作用,且美國稀土儲量巨大,他們認為即使產業鏈轉移到美國之外也不會對美國造成致命威脅。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在稀土開採過程提煉過程中,美國企業的技術能力沒有提高,競爭力不斷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全球貿易產業鏈逐步形成之中,美國人徹底放棄了這一塊的拓展。最終,讓美國人失去了如此重要戰略資源的控制。
另外,還有一個插曲就是,在美國本土的稀土產業鏈土崩瓦解之時,美國人期望聯手日歐利用資本控制中國的稀土產業。實際上,在2010年之前,美國人的策略是成功的,當時即使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產品供應者,但是定價權卻牢牢地掌握在歐美日的手上,導致在一段時間,中國大量賤賣稀土資料。
不過,在中國加強對戰略資源的管理之後,歐美日利用資本控制中國稀土產業也就終結了。稀土終於成為了中國手中的一張王牌。
美國稀土礦商正在捲土重來,真能緩解美國在該領域對中國的依賴嗎?
實際上,美國從5年前意識到稀土的戰略重要性之後,就開始研究著手恢復美國稀土產業鏈。但這條路並不容易。根據美國軍方部門的研究結果,美國要恢復稀土產業鏈需要15年時間,這還是在中國不針對稀土產業技術「卡脖子」的基礎上。
說到稀土產業技術,這一塊中國是全球當仁不讓的第一,也是過去數十年積累的結果。如果中國進行該技術的封鎖,美國人想要另闢蹊徑地走出新的技術路線,時間可能會更長。
可以說,即使美國重建稀土產業,也要在很長一段時間依賴美國之外的稀土產品。美國人目前的策略是最大程度地支持澳大利亞稀土商,增加產量滿足美國的需求。
美國稀土商的背後,中國企業身影呈現
MP公司在2015年破產重組之後,人們發現該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出現了一家中國企業。分析指出之所以有出現中國企業身影,是因為MP公司想要藉助中國技術來重建美國稀土產業。
但是美國人的算盤可能打錯了方向,根據2020年8月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的《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稀土產業技術必然會成為禁止出口限制出口的技術範疇。5年前,或許相關技術的出口會獲得批准,但是當前的局勢之下,幾無可能。
近幾年,美國人在重建稀土產業方面總是隔段時間就會搞出個新聞,但之後就沒有了消息,看得出,他們的確有點著急,但是辦法不多,這次大概率也是這樣了。(風聞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