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對峙仍然沒有結束,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印度和美國又達成了相應的軍事合作協議,意圖進一步限制中國,而且印度也大批量的購買先進武器。但是印度方面士兵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很多士兵沒有過冬裝備,高原作戰設備印度也十分短缺,並且根據印度官員透露,經過幾個月的對峙,印度已經失去了在「爭議山區」近300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權。
彭博社11月2日報道,印度前北方軍指揮官胡達稱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中方向前推進了約300平方公里,這個地區的面積有五個美國曼哈頓那麼大,並且中方士兵阻止了印度軍隊在該地段的巡邏。但這話顯然是沒有來源又無法得到證實的言論,甚至印度總統辦公室和國防部、外交部都不對其作出回應。
這名官員還大言不慚,稱印度方面正在加強冬季部署的準備,已經為士兵提供了大量的軍備物資,讓他們在冬季環境中堅守陣地。
其實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後勤保障一直都不是很完善,由於基礎設施較為落後,只能修建一些應急路橋,來為前線輸送物資,再加上很多印度工廠在這個階段沒有辦法開工,生產效率完全達不到軍隊需求,所以在冬季的對峙,我國明顯更佔上風。
我國對印度官員的話語表示沒有明確來源,無法證實,不予評論。我國一直奉行的是和平共處的外交原則,如若不是印度方面無端侵佔我國領土,我國也不會與印度在邊境進行對峙。
在衝突發生之後,中印雙方進行了多輪軍長級別談判,但是印度方面總是提出無理要求,希望中國先撤軍,但是印度之前的失信行為讓我們沒有辦法對其保持信任,所以每次會談都是不歡而散。
印度方面為了能夠威懾到中國,從法國美國等國家購買了許多先進武器,特別是法國的陣風系列戰鬥機,印度媒體總是宣稱正風戰鬥機可以吊打殲20,其實陣風戰鬥機和殲20的作戰力相差無幾,並不存在單方面碾壓,而且目前從法國訂購的戰機還未完全交付,陣風戰機是否有強大的縱深打擊能力仍是一個未知數。
一旦衝突需要雙方出動空軍去進行博弈,那麼中印兩國已經從對峙變成了武裝衝突,這是我們絕對不希望看到的結局,我們雖然不怕印度,但是也不希望戰爭勞民傷財,希望印度可以懸崖勒馬,同我國進行談判,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