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網路曝光了殲20疑似測試雙聯裝導彈掛架的照片)
近日國內網路曝光了一幅國產重型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掛載疑似雙聯裝導彈掛架測試的照片,作為世界現役最尖端的戰鬥機,五代隱身戰鬥機為了達到較高的隱身性能,一般都不再使用外部掛載方式,五代隱身戰鬥機內置彈倉的設計就來源於此。但是,不只是中國,現今所有研發成功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包括美國和俄羅斯也都在試驗隱身戰鬥機的外掛能力,而這種使用方式顯然會破壞隱身戰鬥機的隱身效果。
只不過,從實戰角度出發,這樣的使用測試也是很有必要的,中美俄三大國隱身戰鬥機都設計有外掛能力,並進行實際使用測試,顯然也不會是毫無來由的。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即便是以隱身著稱的五代隱身戰鬥機,其實也可以進行非隱身戰鬥應用。
(雙聯裝導彈掛架是相對於單個導彈掛架而言的,雙聯裝導彈掛架最大的特點就是掛載導彈更多,美國最新的F15X甚至設計有三聯裝導彈掛架)
中俄美隱身戰鬥機都設計有外掛武器能力
雖然五代隱身戰鬥機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不再使用外掛武器方式,進行武器內置設計,但現今世界獨立研發成功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研發的隱身戰鬥機卻都設計了外掛能力。最早研發成功並應用五代隱身戰鬥機的美國,兩款五代隱身戰鬥機F22和F35系列都設計有外掛武器能力,美軍F22五代隱身空優戰鬥機就經常以攜帶副油箱的外掛方式出現。美軍最新的F35系列隱身戰鬥機更是如此,美國為F35系列隱身戰鬥機設計研發了眾多的外掛型武器配置,相應的外掛武器試驗也早已經完成。至於俄羅斯的蘇57,則更無需多說,該機絕大多數狀態都是外掛武器模式,據此甚至有人懷疑蘇57內置彈倉的性能。
(和武裝直升機上設計使用的四聯裝、六聯裝導彈掛架不同,戰鬥機多聯裝掛架設計使用更加複雜,中國雙聯裝導彈掛架技術已經成熟並開始鋪開應用)
和美俄的五代隱身戰鬥機類似,中國殲20五代隱身戰鬥機也同樣具備外掛武器能力。早在一兩年前,國內網路就曾曝光過殲20掛載四具副油箱測試的照片,在最近一兩年,國內網路再次曝光了殲20掛載兩具副油箱測試的照片,而這些公開的照片都能證明,和美俄的五代隱身戰鬥機類似,中國也為五代隱身戰鬥機設計了外掛武器能力。最新曝光的殲20疑似進行雙聯裝導彈掛架測試的照片則更能證明這一點,也能證明殲20的外掛武器使用模式是實實在在的,和美國隱身戰鬥機的類似能力相當。
(不只是導彈掛架,此前殲20還進行過搭載兩具副油箱和四具副油箱測試的試驗,這些試驗使用的外掛模式顯然都會破壞隱身戰鬥機的隱身效果)
不同於武裝直升機使用的四聯裝掛架和六聯裝掛架,戰鬥機武器多聯裝掛架的設計使用是非常複雜的。這種設計能夠很好的提升戰鬥機的武器掛載數量,但技術難度也不小。中國也是在最近一些年才被確認大範圍使用戰鬥機多聯裝掛架,國產殲10C型戰鬥機就已經被證實使用了雙聯裝武器掛架。實際上此次曝光的殲20使用的雙聯裝掛架,很可能也和殲10C使用的雙聯裝掛架有技術聯繫。
而這些都能充分說明,隨著中國戰鬥機複合掛架製造技術的提升,中國戰鬥機的複合多聯裝掛架使用也越來越普遍,作為中國現役最尖端的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如果不考慮隱身,也已經應用我軍最新的多聯裝掛架技術,整體性能也提升不少。
(不止是中國,世界第一款隱身戰鬥機F22也經常以副油箱掛載狀態露面,這種使用模式也會破壞戰機本身的隱身性能)
只不過,無論是F22、F35系列的外掛武器設計,還是中國殲20的外掛武器使用測試,這種狀態下的F22/35和殲20顯然都犧牲了部分隱身性能。至於中美航空部門為何要進行這樣的設計,很可能也是和實戰有關。
和機炮一樣,都是實戰催生的設計
前文就曾說過,隱身戰鬥機最大的特點就是隱身設計,為了達到更高的隱身性能,中美俄以及其他國家的隱身戰鬥機項目都將傳統戰鬥機外掛武器的通常使用模式進行調整,改為內置彈倉設計使用。中美俄五代隱身戰鬥機項目,無一例外都重點考慮了內置彈倉的問題,都進行了非常細緻的設計。但是,在現實的應用中,即便是隱身戰鬥機也有外掛使用的需求。
(美軍第二款隱身戰鬥機F35系列也不例外)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隱身戰鬥機非戰鬥狀態轉場。根據一般的轉場需求,在轉場的過程中,戰鬥機的航程設計在這個時候都會發揮作用,為了避免頻繁降落加油,在轉場過程中,很多戰鬥機也會使用副油箱。而在這個狀態下,對於隱身戰鬥機來說,這種使用副油箱增加航程、降低隱身性能的方式顯然是必須的,因為這個狀態幾乎完全不需要考慮空中戰鬥的問題。
因此來說,即便是以隱身作為重要「武器」的隱身戰鬥機,設計有破壞隱身性能的外掛武器使用能力,其實也是必要的,這種設計使用只要設定在必要的狀態,對隱身戰鬥機性能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俄羅斯蘇57更不用多說,該機目前絕大多數狀態都使用外掛模式)
而且,隨著隱身戰鬥機列裝規模逐漸擴大,未來的天空很可能很快就會由隱身戰鬥機主導,也就是說,在隱身戰鬥機完全替代傳統戰鬥機之後,現今由傳統戰鬥機負責的幾乎全部軍事任務也都要交給隱身戰鬥機,比如巡航任務。而在空中巡航警戒狀態下,在威脅等級明顯較低的情況下,完全的隱身模式顯然是多餘的,在這個狀態的隱身戰鬥機,降低部分隱身性能、掛載副油箱甚至外掛武器,在必要情況下也是可行的。
舉例來說,在對美國周邊的一些小國進行威懾性空中巡航過程中,如果美軍動用隱身戰鬥機,顯然就沒有必要開啟完全隱身模式,因為一些小國甚至都已經失去了噴氣式戰鬥機使用能力,對於這樣等級的國家「威脅」,隱身戰鬥機使用非隱身模式的威懾力已經綽綽有餘,完全沒有必要浪費隱身戰鬥機的隱身模式。
(隱身戰鬥機最大的優勢就是隱身性能,但是在實戰中也很可能會遇到不需要隱身的場景,這個時候,外掛的價值就會凸顯)
因此來說,就和現代戰鬥機仍然幾乎全部設計有早已經過時的機炮一樣,隱身戰鬥機設計外掛武器使用能力,其實也是有必要的,在實戰應用過程中,外掛武器也能發揮作用,尤其是在隱身戰鬥機列裝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種設計更是不可或缺。因為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有時候會非常大,現今世界仍有一些國家空軍幾乎就沒有噴氣式戰鬥機列裝,等到大國空軍戰鬥機全部隱身化的那一天,在和根本沒有噴氣式戰鬥機的國家空軍對壘的過程中,完全隱身模式的隱身戰鬥機顯然是牛刀殺雞,根本就無需再使用全隱身模式,如何做到更加經濟恐怕才會是那個時候最應該考慮的問題。(C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