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恢復C919發動機供應,但中國不會再上當,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2025年07月05日08:23:03 軍事 1300

前言

發動機解除禁令背後,是美國更深層次的「捧殺」。

美國政府正式批准通用電氣向中國出口LEAP-1C航空發動機,恢復對C919客機的供應。短短三個月前,這項關鍵設備剛被美國列入禁運清單,而觸發這場封鎖的導火索是中國對稀土出口管制

這輪「斷供-解封」的轉變,被西方媒體迅速解讀為中美貿易緩和的信號。

美國恢復C919發動機供應,但中國不會再上當,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 天天要聞

但是翻開過去十年的科技博弈記錄,相似的事情總是在反覆上演,2015年「天河二號」超算即將突破時美國解禁英特爾晶元;2021年中國空間站發射前NASA拋出「合作意向書」;每一次鬆綁都卡在中國核心技術突破的臨界點。

發動機博弈,適航證僵局

四個月前,特朗普政府那場席捲全球貿易的無差別關稅戰打得正酣。作為反擊,中國商務部在2025年4月10日宣布對鎵、鍺等稀土金屬實施出口許可制,這些材料對半導體、軍工和航空工業都至關重要。美國企業的生產線立刻感受到壓力,從半導體工廠到航空製造車間都在擔憂供應中斷風險。

見狀,美國用一招更狠的報復切斷中國大飛機的命脈。4月22日,通用電氣突然收到美國商務部指令:立即停止向中國交付C919所有備用發動機。

美國恢復C919發動機供應,但中國不會再上當,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 天天要聞

當時航線上已有超過70架C919飛機運營,每架配裝的就是由通用電氣與法國賽峰聯合研製的LEAP-1C發動機。這場精準打擊意圖非常明確:通過卡住航空發動機這一咽喉要道,逼迫中方在貿易談判中退讓。

諷刺的是,7月3日恢復供應令傳達時,白宮發言稿將其包裝成「推動雙邊關係解凍的善意舉措」。但只要觀察這個鬆綁時機,真實意圖就昭然若揭: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協會官網在6月30日發布消息,國產CJ-1000A發動機正式進入裝機測試階段。

如同二十年前對華出售高鐵技術以延緩「復興號」研發一樣,美國又在技術突破前夜玩起了鬆綁。

航空發動機禁運僅僅是西方阻止C919進入全球市場的一環,更大的障礙早已立在適航認證的關口。2023年5月28日,C919完成首次商業飛行;2025年初其在華商載量就已突破1500萬人次。

美國恢復C919發動機供應,但中國不會再上當,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 天天要聞

然而在國際市場,歐美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至今沒有完成其適航認證。

這顯然超出正常技術審核範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數據顯示:一款全新機型獲得FAA/EASA適航證平均耗時不超過5年。

但C919從2017年首飛到2025年,整整八年間仍被困在「補充數據審查」的流程里。巴西航空工業E190-E2在2018年完成取證僅用了兩年半,加拿大龐巴迪C系列兩年三個月拿下認證,唯獨擁有同樣試飛數據的C919受阻於無休止的質詢。

2024年全球民航機隊中,波音空客機型合計佔比92%,這個雙巨頭壟斷格局二十年來無人能撼動。2025年3月,中國民航發展研究所發布報告顯示,全球每賣出100架窄體客機就有73架來自波音空客。

美國恢復C919發動機供應,但中國不會再上當,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 天天要聞

當C919手握1200架訂單,即便是其中60%為國內航司,卻仍然直指這個核心市場時,適航證審核自然淪為保護壟斷的合法工具。

封鎖加速,逼出來的中國航空心臟

其實,為C919量身定製的國產CJ-1000A發動機早在2018年就啟動研發,本計劃作為2030年後的替代選項。但2025年4月的禁運令讓整個項目直接進入戰時狀態。

不到三個月後的6月25日,《中國航空報》頭版公布關鍵里程碑:CJ-1000A完成2000小時地面測試,其中核心機耐久試驗連續運轉8000小時無故障。更關鍵的技術指標引發國際關註:其涵道比提升到11:1(LEAP-1C為11:1),耗油率降至0.58lb/lbf·h(與LEAP-1C水平相當)。

美國恢復C919發動機供應,但中國不會再上當,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 天天要聞

其實國產技術替換原本不必如此急迫。C919副總設計師周貴榮曾在2019年航展現場向我們展示過全套國產航電系統原型:「包括三軸四餘度數字電傳飛控系統,性能對標霍尼韋爾Primus Epic系統」。當時選擇採購西方系統核心考量有二:一是在國際市場需取得歐美適航認可,二是短期採購成本優勢。但美國的技術絞殺意外解除所有商業顧慮。

發動機解禁消息傳到北京後不到24小時,中國航空去依附化進程不可逆轉。即便恢復供貨,國產大飛機的發展路線已被徹底改寫。

具體動作迅速跟進。在東航最新簽訂的30架C919採購合同中,新增了醒目附加條款:「自2026年起交付飛機須預留國產發動機改裝介面」。更系統性的布局已經展開:與俄羅斯合作的CR929寬體客機確認使用PD-35或中俄聯合研發的發動機;中國商飛在成都設立第二總裝線,同步適配長江發動機系列。民航局則聯合印尼哈薩克等17國啟動「亞洲民航適航互認協議」(ACAC),打破歐美主導的認證體系。

美國恢復C919發動機供應,但中國不會再上當,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 天天要聞

這場發動機攻防戰本質是航空產業鏈領導權的再分配。過去美國通過適航認證+核心部件構成雙重壟斷閉環,而中國正在用自主技術和新市場規則破局。當白宮以為恢復供應能讓中國減緩研發投入時,中國商飛2025年研發預算卻增至320億元,其中70%投向發動機和航電系統。

十多年前美國禁止對華出售北斗衛星晶元,如今中國導航系統全球基站超3000座;八年前限制超算技術出口,「神威·太湖之光」連續四屆登頂第一;四年前切斷高端晶元供應鏈,華為麒麟9100晶元已完成7nm突破。每個封鎖領域最終都成為中國的技術反超。

如今同樣劇情再次上演。當CJ-1000A發動機在試飛機上轟鳴啟動時,中國航空產業終於完成關鍵一躍,不是簡單的技術替代,而是重構產業規則的能力。美國的鬆綁只會讓我們的國產替代計劃提速。

參考資料:

外媒曝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動機出口禁令

2025-07-04 08:18·觀察者網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中美是「打」是和?中方用行動說話,中國已3個月沒買美國油 - 天天要聞

中美是「打」是和?中方用行動說話,中國已3個月沒買美國油

劉建超部長在論壇上指出,中國領導人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為中美關係發展指明方向。回顧過往,中美合作曾取得諸多成果,在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雙方互通有無,共同做大利益蛋糕。比如在經貿方面,多年來雙邊貿易額持續保持高位,為兩國企業和消費者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