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伊戰爭,美以是沒有達成目標的,但戰爭供應鏈又捉襟見肘,不得不暫時偃旗息鼓。
那麼,在特朗普訪華之前,極有可能印巴之間會再次爆發衝突甚至是規模遠大於4月份的戰爭。
至於為何印巴會再次爆發戰爭?那就要深度了解特朗普訪華的根本目標。
☆ 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突然放軟了對中國的正面攻擊,比如特朗普阻止北約峰會聲明中出現任何與「中國有關」甚至是與「亞太有關」的字眼,再比如美國白宮聲稱美國將遵守日內瓦會談的一切協議內容。
按照美國或者說特朗普的風格,這是美國在談大交易之前的正常表現。
那麼特朗普究竟要談怎樣的「大交易」?暫時放棄正面攻擊,會不會加強側翼攻擊力度呢?而這個側翼主力又會是誰呢?
☆ 毋庸置疑的一點就是特朗普本次訪華,確實是帶著「大交易」來的,主要內容很可能是要與中國達成「話語權以及定價權」的某種意義上的共識。
但在此之前,美國也必然會繼續給中國上眼藥,以便增厚美國談判的籌碼。
日本與英國軍艦強闖中國台灣海峽,不僅遭到了反制,而且央視新聞直接播放了中國空軍對外機挑釁行為處置手段逐步升級:可以在外機不理會警告的前提下開火。
這就相當於直接斷了美國在東邊挑釁中國,製造談判籌碼的幻想。
以伊戰爭打不下去了,東邊又打不起來。那麼唯獨一個方向是可以成為特朗普訪華談判籌碼的。
☆ 實際上,從印度拒簽上合組織防長會議聲明就已經看出某些端倪了。
印巴戰爭背後打的就是中美博弈的籌碼!
結果或將深刻影響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的成效,從而影響世界未來格局的走向!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