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衛星照片再次更新,朝鮮側翻入水驅逐艦已經進入打撈程序,不過距離事故超過3天,朝方宣稱的2-3天扶正計劃落空。從5月25日衛星照片看,「崔賢」級二號艦還半沉在水中,狀態和之前相比沒有太大區別。朝鮮有點高估自身打撈扶正能力,對這艘足以影響海軍現代化的軍艦,寄予了太多希望和現實中不得不面對的失望。
衛星照片
早在5月21日,朝鮮「崔賢」級二號艦舉行下水儀式,沒想到簡單暴力的側滑入水,居然在最關鍵時刻出問題。已經造好的艦艇,在一陣驚愕中半截入水成為鐵疙瘩,朝鮮第一時間對外公布事故情況,最初判斷船底出現破損。在現場目睹整個過程後,將軍非常憤怒認為這是一起「犯罪行為」,除了追究責任人外還要求1個月內完成修復。
不過第二天也就是5月22日,朝鮮方面再次公布更新信息,聲稱經過專家分析確認,「崔賢」級二號艦船底並沒有出現破損。只是船體右舷出現剮蹭,海水通過部分船尾救生通道流入船艙,不過進水量不大可以控制。預計抽出隔艙內海水,同時使船艏部分從船台脫離,艦船恢復到平衡大約需要2到3天,整體修復艦體需要10多天。所以預估和現實有出入,要麼該艦受損程度確實很嚴重,要麼朝鮮方面高估了自己搶救能力。
一分為二效果圖(圖源見水印)
初期打包照片
從衛星照片看,側翻驅逐艦狀態基本沒變,不過艦體周邊浮筏數量增加了很多,數量粗略估計達到20多個。艦艉附近也多了兩艘船隻,疑似起重吊裝駁船,之前艦艉和岸上連接的線纜已經拆除,估計是已經控制住了船隻狀態。現在就看後續怎麼安排,拖回岸上的可能性比較小,估計會先吊裝扶正讓船隻浮起來,至少保證驅逐艦不會側翻。
雖然只是初步扶正,而且水深也不會太深,但經過3天多的嘗試扶正基本沒戲。很顯然獲得外部技術資源,快速造出先進驅逐艦簡單,但是底子薄工業基礎薄弱,再加上沒有大型軍艦研製經驗。對船體損傷程度,以及打撈扶正技術都不足,按照目前進度很難達到3天扶正,10天全部修復完成目標。
全包狀態的驅逐艦
帶線纜的驅逐艦
還在打撈中的艦體
目前唯一有進展的是,朝鮮方面已經拘留了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以及造船廠廠長、副廠長、總工程師以及總裝主任。在這起事故中,朝鮮已經先後拘留了5名高官,雖然追責和修復工作並行,但顯然打撈出水更複雜。以目前這種進度,很難保證10天內完成個修復,在全球很多衛星不間斷關注下,想要找理由解釋都很難。這艘5000噸級驅逐艦,如果在水中泡的時間太長,不僅電路裝備直接報廢,就算嶄新的艦體也將成為廢鐵。
崔賢級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