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印度挑起對巴基斯坦的第二輪空襲,巴基斯坦迅速打響了,代號為「銅牆鐵壁」的反擊行動,兩國邊境地區,爆炸聲此起彼伏。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巴空軍延續了之前的強勢表現,以雷霆之勢再立新功,讓印度軍方顏面盡失。
據央視5月10日消息,巴基斯坦軍方證實,巴空軍戰機,在當天於旁遮普錫亞爾科特地區,擊落了一架印度的「陣風」戰鬥機,印軍飛行員跳傘之後被生擒。這是本次衝突當中,印度的首位被俘飛行員,雖然尚未公開細節,不過巴方已經掌握了完整的墜機過程,以及飛行員的通話錄音。
這架「陣風」隸屬印度空軍的「金箭」中隊是印度耗費88億美元引進的尖端裝備。它的墜毀,不僅暴露出,印軍的戰術漏洞,更加凸顯出,巴軍在超視距空戰方面的絕對優勢。巴軍方隨後公布的戰報顯示,巴基斯坦多架戰機,主動地沖入印度領空,對古吉拉特邦、安巴拉、賈朗達爾等地的空軍基地,發起了精確的打擊。
巴基斯坦無人機突破印度的層層防空網,飛抵距邊境300公里的新德里上空盤旋。這座印度的中心城市,它的防空系統在巴軍無人機面前,如同虛設一般,印度被迫緊急啟動「紅色警戒」預案。有分析表明,巴軍此舉動,既是對印度「硃砂」行動的直接回應,也表明巴基斯坦對印度戰略縱深的實質性威懾。
面對巴軍那凌厲的攻勢,印度官方卻選擇了集體保持沉默。CNN採訪的印度官員稱,由於「硃砂」行動這一行動尚未結束,印方暫不公布具體損失。但他們強調「重視那些犧牲的烈士」,此行為被外界解讀為變相承認了空戰失利。
事實上印度在5月7日發動的首輪空襲中已損失慘重,巴空軍殲-10C戰機配合霹靂-15E導彈,在160公里外擊落5架印軍戰機,其中包括3架「陣風」創下現代空戰最遠擊殺紀錄。
巴軍此次勝利的關鍵,在於其構建的「超視距空戰體系」。殲10C搭載的霹靂-15E導彈射程達145至200公里,遠超印度「陣風」配備的「流星」導彈,配合ZDK-03預警機的戰場感知能力,形成了「發現即摧毀」的打擊鏈。
反觀印度,其軍事體系的短板暴露得淋漓盡致。儘管引進了「陣風」以及「布拉莫斯」導彈但是各裝備之間缺乏數據鏈的互通,致使戰機在發射導彈之後無法及時地規避巴軍的反擊。5月9日,印度企圖用77架自殺式無人機進行飽和攻擊來削弱巴軍的防空力量,不過卻被巴方的電子戰部隊所干擾,大部分無人機偏離了目標並墜毀,這為巴軍積累了極為寶貴的反無人機作戰經驗。
印巴衝突背後,大國博弈的暗流,也在不斷地涌動。巴基斯坦近期部署了「沙欣3」中程彈道導彈,其射程可覆蓋印度的全境;而印度則啟動了「烈火5」洲際導彈的公路機動部署,雙方核威懾態勢,持續地升級。俄羅斯明確地與印度強化了能源和軍售合作,使得印巴衝突的外溢風險,急劇上升。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雙方務必保持克制,伊朗也開啟了「穿梭外交」,不過印度卻拒絕了第三方的調解,堅決主張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爭端。分析人士指出,倘若印度持續進行挑釁行為,巴基斯坦或許會採取更多諸如「越過邊境進行反擊」的行動,而印度那原本就較為薄弱的防空,根本難以應對巴基斯坦的無人機蜂群。
印度媒體近期加緊炒作的,所謂「撿到中國霹靂-15導彈殘骸」,聲稱要破解技術機密,卻被專家指出該導彈核心部件損毀嚴重,印度根本無法逆向破解,此舉更多是為了鼓舞印軍士氣。
從5月7日的印巴空中大作戰,到如今的「銅牆鐵壁」行動巴基斯坦空軍用一場,又一場勝利證明:在現代戰爭中,體系化作戰能力,以及技術優勢,遠遠勝於裝備數量。隨著巴軍戰機持續,在印度領空縱橫馳騁、左右逢源,印度的「軍事冒險」正邁向不可挽回的敗局。這場衝突的結局,或許將重新界定南亞次大陸的力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