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0:6已經是大獲全勝,沒想到隨著巴鐵披露更多細節後才猛然發現,當晚其實可以擊落10至12架印度戰機,但因為有一條「特殊命令」才沒這麼做。
戰機墜毀位置
根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CNN的報道,5月7號凌晨,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共派出軍機125架,雖然雙方激戰超過一個小時,但均未離開各自領空。期間,雙方導彈交火的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160公里,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距離。由此,更是能推出一個恐怖的事實:這是一場超視距離的打擊,印度戰機甚至可能都沒發現巴基斯坦戰機(準確來說是沒發現殲10C),就收到了戰機被導彈鎖定的預警。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不到6小時,戰機墜毀的照片就傳遍全世界。
而就在5月7號,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在巴基斯坦的議會上發表講話時證實,巴軍使用殲10CE戰機共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包括3架法國陣風,1架米格29,以及1架蘇30。另外,巴方安全部門證實還擊落了1架「蒼鷺」無人機(以色列造)。
巴基斯坦外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紹當晚的戰果時,巴外長達爾還說了這麼一段話。達爾說道,「我們的部隊本可擊落10-12架飛機,但當時有一條嚴格的命令——只攻擊那些開火的飛機」。不僅如此,達爾還誇獎了殲10C戰機,批評了陣風戰機。他說,「從中國採購的殲10C戰鬥機在行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印度的陣風戰鬥機性能糟糕,飛行員更是無能。」
外媒報道:本可擊落10-12架飛機
還真不能說巴外長在捧一踩一,因為當晚情況確實如他所說,殲10C立下了大功。特別是綜合網路消息,以及巴官方的各種報道,大致能推測出當晚的情況。
殘骸
5月6號深夜至7號凌晨,印度發起了一場代號為「辛杜爾」的行動,以打擊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境內設施。而這個時候,印度應該還是信心滿滿,甚至以為將是一場單方面的壓制。因為從空中力量來說,印度的確優勢很大。
戰前,印度空軍有各種戰鬥機1400架,主力戰機為法國「陣風」戰鬥機、俄制蘇30和米格29等。反觀巴基斯坦,只有600多架戰鬥機,主力戰機為中國造殲10CE、梟龍戰機,以及美國造F16C/D。而在過去的交手記錄中,基本都是印度先起飛戰鬥機,對巴基斯坦進行襲擊,然後獲得較大勝利。
陣風戰機
但是,印軍戰機這次剛起飛沒多久,劇本就和以前不一樣了。戰機還沒進入巴領空,就被導彈鎖定。想逃又逃不掉,結果被先後擊落了5架戰鬥機。而對於這場勝利,之所以能取得碾壓性的戰果,與其說殲10C立下大功,不如說巴方體系碾壓印度。
一直以來,印度軍事裝備都被稱為「萬國造」,誰家的武器都買一點。就拿戰機來說,有國產、俄制、法制、美製等。說的好聽,這是汲取各家所長。說的難聽一點,就是不成體系。畢竟,各國間的武器數據鏈無法共享。
反觀巴基斯坦,裝備不多,但相當精良。尤其是以中國產防空系統(紅旗9系列)+中國產戰鬥機(殲10C系列)+中國產預警機(ZDK-03預警機),組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同時再搭配上射程140多公里的霹靂-15,直接打下了5架戰機。
外貿版的霹靂-15E
而對於這樣的戰果,巴總理更是激動到拍桌子。5月7號晚,巴總理在國民議會上發表講話,他說「有人一直覺得印度在常規戰中已經遙遙領先了巴基斯坦,但是他們現在被一戰打醒,(這些人應該知道)巴基斯坦同樣擁有常規戰力。」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巴總理非常激動,一邊說話一邊拍桌子。受巴總理情緒的影響,整個議會內的參會人員也紛紛拍起了桌子,表達著內心的激動之情。稍後,巴總理在另一場講話中強調,「我們只用了幾個小時,就把印度戰機打成渣,敵人也就屈服了。」
巴基斯坦總理
很明顯,隨著巴基斯坦的大獲全勝,直接打出了兩個效果。一個是中國造武器的名聲打出來了,用不了多久,殲10C將會「爆單」。另外一個是對印度而言,如果沒能在第一輪就讓印度吃大虧,很容易導致印度蹬鼻子上臉。
當然,印度也是一個非常要「面子」的國家,也不能逼的太狠。此次交手過程中,巴基斯坦表現的非常克制。比如,巴方本可擊落10-12架,實際上只擊落了5架。不是擊落不了,而是擊落的多了,真有可能把印度逼急了,到時候再發動一場更大的行動。
以巴鐵當前的實力來說,其實並不能佔據太多優勢。所以點到為止,才是最好的結果。